百科
目录
查看“中华绣线梅”的源代码
←
中华绣线梅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药名】[[中华绣线梅]] 【汉语拼音】zhong hua xiu xian me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sinensis Oliv. 【功效】[[祛风]]解表;和中[[止泻]] 【科属分类】[[蔷薇]]科 【主治】[[感冒]];[[泄泻]]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 2.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丛林中。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 1.中绣线梅,[[灌木]],高达2m。小枝圆柱形,无毛,幼时紫褐色,老时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钝,微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红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5cm,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湖或急尖,全缘,长0.8-1cm,早落;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cm,宽3-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腑有柔毛。花两性;顶生总状花序,长4-9cm,花梗长3-10mm,无毛;花直径6-8mm;[[萼筒]]钟状,长1-1.2cm,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缘,长3-4mm;花瓣5,倒卵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钝,淡粉红色;[[雄蕊]]10-15,花丝不等长,生于萼筒边缘,排成不规则的2轮;[[心皮]]1-2,子房先端有毛,[[花柱]]直立。蓇葖果长椭圆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长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2.毛叶绣线梅,本种与中华绣线梅,本种与中华绣线梅很相似,惟小枝、叶柄和叶片下面都具有密毛,叶边缘分裂较深,花梗长(3-3mm)、萼筒(长8-9mm)较短。 【[[性味]]】味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出处】《中华本草》 [[分类:中草药]][[分类:中医]][[分类:药材]] {{zk120}}
返回至
中华绣线梅
。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分类索引
中药
穴位
名医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