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目录
查看“基因定位”的源代码
←
基因定位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基因定位'''(mapping),基因所属连锁群或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测定。它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至于一个基因内部的[[突变]][[位点]]的测定则一般称为基因精细结构分析。染色体基因定位方法多数也适用于染色体外[[遗传]]研究中的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遗传学的早期研究中并未发现[[果蝇]]等[[生物]]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生理]]功能有什么关系。但以后发现一些有类似[[表型]]效应的基因是紧密连锁的。例如1945年E.B.刘易斯在果蝇中发现与[[中胸]]发育有关的几个基因相邻接,构成一个复合座位或称[[基因复合体]]或[[拟等位基因]]系列;1960年J.莫诺和F.雅各布报道[[大肠杆菌]]的与[[乳糖]]发酵有关的几个基因紧密连锁,构成一个[[操纵子]]。可见基因的位置并不是和它们的功能完全无关的,因此基因定位有助于了解基因的功能。此外,测定了某一基因在某一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后,便可以用这一基因作为所属染色体或其一部分的标记,追踪并研究染色体的行为。例如通过分析大肠杆菌的接合过程中各个[[标记基因]]在[[受体菌]]株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就有助于了解接合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见[[细菌]]接合);在许多生物中根据杂交[[子代]]中各个标记基因的组合,可以研究染色体干涉、[[染色单体]]干涉和[[染色体畸变]];在育种工作中也经常通过标记基因来识别染色体的替换。1913年C.B.布里奇斯首先在果蝇中通过 X染色体的不离开现象证实了[[白眼]]基因(white,w)是在X染色体上。同年A.H.斯特蒂文特根据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愈远则交换频率愈高这一假设,首先在果蝇中进行了基因定位工作。
返回至
基因定位
。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分类索引
中药
穴位
名医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