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目录
查看“肠杆菌科”的源代码
←
肠杆菌科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肠杆菌科'''包括[[无芽孢]]、周身[[鞭毛]]或无鞭毛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菌]]。化能有机营养,兼营[[呼吸代谢]]和发酵[[代谢]];可通过氧化多种简单有机化合物或发酵糖、有机酸或多元醇获取能量;大部分种能在含有一种碳源的无机氮[[培养基]]上生长;有些种生长时需要某种[[氨基酸]]或[[水溶性维生素]];除个别[[血清型]]外,接触酶均为阳性,[[氧化酶]]阴性;除欧文氏菌属中的少数种外,均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9~59%。 自1937年拉恩提出建立肠杆菌科以来,所含属的范围几经变动。目前本科下分 5族、12属。发酵反应和[[血清反应]]是本科[[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对糖类发酵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代谢主要终产物为混合有机酸,包括[[琥珀酸]]、[[乳酸]]、[[乙酸]]和甲酸;另一代谢主要终产物为中性溶剂,包括[[乙醇]]和[[丁二醇]]。在前一途径中如有甲酸[[脱氢酶]],则该种细菌发酵糖类产生相当数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比值为 1:1。后一途径在形成丁二醇时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比例大于 1。发酵途径的检测和能利用某些糖发酵为本科分族和属的重要依据。 本科细菌分布广,寄主范围大,人、动物、植物都有[[寄生]]或[[共生]]、附生、腐生,也可在土壤或水中生存,与人类关系密切。本科细菌易于培养,繁殖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可[[增殖]]1代)。有些种如[[大肠杆菌]]是研究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材料。肠杆菌科各族、属的主要鉴别特征见表。 [[分类:细菌]] {{zk120}}
返回至
肠杆菌科
。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分类索引
中药
穴位
名医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