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病因) |
|||
第3行: | 第3行: | ||
== 病因 == | == 病因 == | ||
− | === | + | === 发病原因 === |
− | === | + | [[一氧化碳]]是含碳酸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 |
+ | |||
+ | 1.工业上,炼钢,炼铁,炼焦;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醛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 | ||
+ | |||
+ | 2.生活过程中,在通气不良的室内烧煤取暖,或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 ||
+ | |||
+ | === 发病机制 === | ||
+ | |||
+ | 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白,细胞色素α3 →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延缓NADH的氧化,抑制组织呼吸。 | ||
== 预防 == | == 预防 == |
2018年1月5日 (五) 11:51的版本
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目录
[隐藏]病因
发病原因
一氧化碳是含碳酸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
1.工业上,炼钢,炼铁,炼焦;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醛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
2.生活过程中,在通气不良的室内烧煤取暖,或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发病机制
CO+Hb→HbCO→低氧血症→组织缺氧(主要),CO+肌红蛋白,细胞色素α3 →损害线粒体功能,阻断电子传递链,延缓NADH的氧化,抑制组织呼吸。
预防
日常预防
注意事项
常见症状
症状
中医分型症状
临床检查
诊断鉴别
并发症
治疗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护理
饮食保健
饮食适宜
饮食禁忌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一氧化碳中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