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补于攻”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第1行: | 第1行: | ||
'''寓补于攻''',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证]]的治疗法则之一。 | '''寓补于攻''',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证]]的治疗法则之一。 | ||
− | ①指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之中。《[[金匮要略]] | + | ①指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之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大黄(匿^虫)虫丸主之。”[[瘀血]]去则新血自生,营养自能恢复。 |
②指在攻邪药中加入一、二补益之药,如治[[疫痢]]用人参[[败毒散]]。 | ②指在攻邪药中加入一、二补益之药,如治[[疫痢]]用人参[[败毒散]]。 | ||
[[分类:中医疗法]][[分类:中医]] | [[分类:中医疗法]][[分类:中医]] | ||
− | + | {{zk120}}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5月4日 (四) 15:49的最新版本
寓补于攻,治疗学术语。系虚实错杂证的治疗法则之一。
①指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之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大黄(匿^虫)虫丸主之。”瘀血去则新血自生,营养自能恢复。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寓补于攻》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