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渠 (LU8)”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经渠 (LU8,JingQu) 经穴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 |
|||
第1行: | 第1行: | ||
经渠 (LU8,JingQu) 经穴 | 经渠 (LU8,JingQu) 经穴 | ||
+ | {{概述图|akupixlulu8.jpg|经渠 (LU8)}} | ||
==主治== | ==主治== | ||
第100行: | 第101行: | ||
经(金)穴。 | 经(金)穴。 | ||
− | + | {{zk120}}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5月14日 (日) 03:08的最新版本
经渠 (LU8,JingQu) 经穴
目录
[隐藏]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释名
《灵枢•本输》:“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穴属手太阴之经,当动脉所在,血气旺盛,犹如水渠。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当腕掌侧横纹上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旋前方肌;穴区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神经深支和桡动脉分布。
功能
止咳宁嗽,顺气平喘,宣肺利咽,降逆平喘。
配穴举例
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 (《千金要方》)。
配丘墟,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胸满,胸背急。
配丘墟、鱼际、昆仑、京骨,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背痛。
操作
直刺0.3-0.5寸;禁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
《资生》:治足心痛。
穴义
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名解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2)肺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运行规律
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医学入门》:“近关上”。
功效
宣肺、利咽、复脉。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气促、热病汗不出、浮肿、胸中膨膨然、数欠、胸背痛、心痛欲呕、喉痹、手腕疼痛、掌中热、足心痛、回六脉。
近人报道:咽喉肿痛、无脉症。
方例
咳嗽:经渠、行间。
热病汗不出:经渠、大都。
刺灸法
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要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
其它
经(金)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