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滑隐藏

百科

中医智库APP 打开

打开

小心

Whywhy讨论 | 贡献2017年2月3日 (五) 15:1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Whywhy讨论 | 贡献2017年2月3日 (五) 15:1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小心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小心》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