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 (BL9)
来自中医百科
玉枕 (BL9,YuZhen)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呕吐。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枕神经痛,视神经炎,嗅觉减退;
五官科系统疾病:青光眼,近视眼,鼻炎,口疮;
其它:足癣。
释名
枕骨古名玉枕骨,穴居其上,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肌;穴区内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清热明目,通经活络。
配穴举例
配完骨治项痛 (《针灸资生经》);配大杼、合谷治鼻塞、头痛、恶风;配阳白、承泣治目痛 (《腧穴学》)。
配大杼、合谷,有疏风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头痛,鼻塞,恶风。
配阳白、承泣,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
操作
平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头重项痛、玉枕主之。
《千金翼》:多汗寒热。
《大成》:主目重如脱。
穴义
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
名解
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玉枕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汇合而成天部的凉湿水气,其性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征,故名玉枕。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性凉冷。
运行规律
既散热又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上行,冷降之气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升清降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BL9)&m=0 《玉枕 (BL9)》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