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

来自中医百科
程铄雯讨论 | 贡献2018年2月7日 (三) 12:19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耳石症.jpg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这仅相对于绝大多数管结石而言,为数较少的嵴顶结石的眩晕时间常在数分之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现阵发,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眩晕的一种证型。


病因

遗传性因素

耳硬化症患者直系先辈后代中有相同病的较多,约为54%有家族史,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半数以上病例可以发现异常基因。

内分泌紊乱因素

本病多见于青春发动期,以女性发病率高,且于妊娠、分娩与绝经期都可使病情进展加快,被认为与激素水平有关。

骨迷路包囊发育因素

人类出生时骨迷路包囊已发育完成,唯独在前庭前边缘的内生软骨层内遗留有一发育和骨化过程中的缺陷,称窗前裂。裂内有纤维结缔组织束及软骨组织,成年后可继续存在或发生骨化而产生耳硬化病灶,临床及颞骨病理所见之耳硬化症病灶,亦多由此处开始。

自身免疫因素及其他

Arslan与Rieci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耳硬化症病灶进行研究,发现在活动性病灶中,有粘多糖聚合作用改变及组织纤维、胶原纤维减少、断裂现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理变化相似,Chevence用电子显微镜和细胞化学的方法再次证实,耳硬化症病灶属于胶原性疾病或间质性疾病。此外,还有人发现酶代谢紊乱,是使镫骨固定形成的原因。

中医病因认识

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可导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

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㿠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重脚轻,耳鸣等。

肾精不足引起的眩晕,多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


预防

耳石症本身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眩晕发作。但是有的老年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输液治疗。有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需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防止耳石症复发。


常见症状

发病突然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眼震十分特殊

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作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病程

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中医辨证分型

辨证

1.辨脏腑:眩晕病位虽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均可导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觥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重,耳鸣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

2.辨虚实: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3.辨体质:面白而肥多为气虚多痰,面黑而瘦多为血虚有火。

4.辨标本:眩晕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其中阴虚多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则见神疲倦怠,面色不华,爪甲不荣,纳差食少,舌淡嫩,脉细弱。标实又有风性主动,火性上炎,痰性粘滞,瘀性留著之不同,要注意辨别。

分型

【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肝火上炎】

症状: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浊上蒙】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窍】

症状: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气血亏虚】

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觥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色恩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临床检查

耳石症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Dix-Hallpike测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当然以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有的作者这样描述:某一头位诱发的短暂(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突发性眩晕和眼震,病程为数小时或数天。从头位到位置眩晕发作和眼震出现有数秒钟的潜伏期。可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听力障碍和耳鸣。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缓解期可无任何不适。


诊断鉴别

颈性眩晕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反复发作与颈部运动有关,眩晕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视觉症状、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少数病人发作时出现意识障碍。前庭功能、颈椎X线,TCD检查可发现颈椎病变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性眩晕多发生于老年人,因前庭系统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可伴有耳鸣、耳聋、视觉症状、肢体麻痹、构音困难。CT、MRI、TCD检查可发现脑供血不足等异常。BPPV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法、复位手法及手术治疗。许多学者推荐复位手法。


并发症

1、高血压

2、中耳炎

3、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发生于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时,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

4、外伤: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出现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5、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淋巴瘘、梅尼埃病缓解期等,均可导致耳石脱落。

6、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治疗

西医治疗

取仰卧垂头位,向患侧转45°,脸朝上,头及躯体向对侧转动,直至脸朝下,头位与中线成45°,与原仰卧位成135°,保持每种头位6~20秒,然后坐起,治疗过程中用50Hz振动器放于患侧乳突后。上述方法坚持用上10---15天,会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调整阴阳。虚证以肾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精虚者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

分症论治:

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平肝眩晕汤。天麻12克,钩藤30克,菊花12克,桑叶12克,夏枯草30克,黄芩12克,郁金12克,生地20克,元参15克,栀子12克,珍珠母30克,代赭石30克,胆草12克,虎杖15克,女贞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泻肝解热汤。胆草12克,黄芩12克,生地30克,栀子12克,泽泻15克,防己12克,黄柏12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虎杖15克,连翘30克,猪苓12克,土茯苓12克,茅根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痰浊上蒙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健脾燥湿汤。白术12克,苍术12克,茯苓12克,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芡实20克,防己12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瓜蒌12克,天竺黄10克,胆南星10克,砂仁10克,白豆蔻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瘀血阻窍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方药:活血通脉汤。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熟地20克,丹参30克,泽兰12克,甘松15克,琥珀5克,枣仁20克,石菖蒲15克,蝉蜕12克,全蝎10克,地龙12克,紫石英20克,绞股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气血亏虚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补气养血汤。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灵芝15克,莲子12克,雪莲12克,熟地2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砂仁10克,肉豆蔻10克,鸡内金12克,神曲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补肾汤。熟地30克,当归12克,龙眼肉20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12克,补骨脂15克,沙苑子15克,茺蔚子15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鹿角胶10克,龟板10克,鳖甲10克,锁阳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护理

病人需要一周内高卧,即休息时垫两个枕头;晨起时动作缓慢,在床边低头静坐几分钟;两周内不要尝试偏向发病的位置。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耳石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耳石症》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