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仲瑛(1928~),男,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尤其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的研究方面有专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

周仲瑛.jpg

诊治高脂血症,证分二型:其一痰瘀阻络证,治以化痰袪瘀,方选降脂Ⅰ号方;其二肝肾亏虚证,治以滋肾养肝,方选降脂Ⅱ号方。治疗高血压病,将证分五型:风阳上亢证,方选熄风潜阳方;痰火内盛证,方选清火化痰方;气血失调证,方选调气和血方;肝肾阴虚证,方选滋柔肝肾方;阴虚及阳证,方选温养肝肾方。诊疗肺炎,证分三型:卫分证,治宜辛凉解表,疏风透热,轻宣肺气;气分证,治宜清热泻火,泄肺化痰;心营证,治宜清营泄热,化痰开窍为大法。而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证分六型:肺病及心,痰瘀阻碍肺气,治当化痰行瘀,降气平喘;虚体受感,邪实正虚错杂,治或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或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或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上盛下虚,肺肾出纳失常,治当化痰降逆,宣泄其上,补肾纳气,培益其下;浊邪害清,痰瘀蒙蔽神机,治当涤痰泄浊,化瘀开窍;三阴交病,水饮泛溢肌表,治当健脾温肾,化饮利水;肺气耗散,心肾衰竭致脱,治当补肺纳肾,益气救阴,回阳固脱。

学术思想,理论有十:其一“瘀热论”,具体内容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以凉血通瘀;出血热急性肾衰治予泻下通瘀;治血证创瘀热血溢;重症肝炎治以凉血化瘀解毒;络热血瘀证治以清泄络热、凉血化瘀。其二“痰瘀相关论”,即先生认为津血本属同源,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故在病理状态下,不仅可以津凝为痰,血滞为瘀,且痰与瘀常可兼夹同病;其三“湿热论”,即湿热是湿与热合邪所形成的不同于湿也不同于热的一种复合致病因素,既可从外感受,也可由内而生,常以脾胃为中心,病机表现多阴阳交错,寒热并见,临床涉及面广,可引起诸多病症;其四“三热论”,即先生对糖尿病中医病机提出“三热论”(瘀热、燥热、湿热)创新见解,认为阴虚燥热、湿热化燥,久则络热血瘀,三热交炽,进而导致阴伤气耗,成为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五“癌毒论”,认为癌病为患,必有毒伤人,从而提出“癌毒”学说;其六“风火同气论”,认为内科急症,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其病机如何错综复杂多变,但在发病中起重要主导作用的病理因素为风、火二邪,因风火同气,皆为阳邪;其七出血热“三毒论”,认为出血热表现为“热毒”、“血毒”、“水毒”并见,瘀热互结,水热潴留,阴津耗伤;其八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认为病毒感染性高热虽有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一般规律,但其病理中心在气营,故确立清气凉营为治疗大法,首创“到气就可气营两清”的治则;其九厥脱气血同治、理气活血论,提出气滞血瘀、正虚欲脱是厥脱证的基本病理特点,首创气血同治、理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其十疑难杂症十纲辨治论,从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湿热缠绵、多因复合、病实体虚、多脏相关及治疗策略十个方面对疑难杂病的中医辨治规律进行了系统概括,被称为疑难杂症辨治十纲。

另外周先生还提出“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复合施治论”等临证思辨的理论。

临证验案

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