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仁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辅仁(1919~),男,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辅仁先生师从名医施今墨,行医60余年,长期从事老年病防治与高干保健工作,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屡起沉疴,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Lifuren.jpg

对老年生理、病理的认识。老年人正气渐衰,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与功能都在全面衰退,五脏功能日益低下,生命状态处于较低水平的很不稳定的平衡中。肾虚是导致五脏功能全面衰退,正气日益虚弱的根本原因。

老年人下元亏虚,阴阳之根本发生了动摇,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能力逐渐下降。当出现病理状态后,往往不是单纯的阴阳偏胜或偏衰,不是机体的纯寒、纯热、纯虚、纯实,也往往不是只涉及到一脏一腑,而是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病情错综复杂,缠绵难愈。

老年人患病之后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非纯粹补虚或泻实、祛寒或清热所能奏效,而往往是标本兼治、攻补兼施、用药繁杂。用药应注意补勿过偏,攻勿过猛,杂而不乱。李老临证中慎用峻猛之品,特别注意固肾与和脾胃,常在攻邪的方药中加入1~2味扶正之品。

强调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疾病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疾病的治疗,不外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朝有利于疾病痊愈的方向转化。从标本角度看,正为本,邪为标;人为本,病为标。祛邪是为扶正,治病是为救人,治病必求于本。只有正气存在,机体才有能力抗御邪气,机体才能生存。扶助正气较祛除邪气对于老年人更为重要。李辅仁先生在抢救危重症时,注重扶助正气,固本培元,留人而后治病。

整合各家之长,不存门户之见。学术争鸣丰富了中医学理论,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但是因学术见解不同,各流派间经常相互轻视、诋毁,导致了中医内部的不团结,影响了学术交流,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李辅仁医师坚决反对以流派划门派,以偏概全,竭力倡导当今为医者不可各执一端,固守门户之见,而应在临床实践中整体的、辨证的、发展的认识人体与疾病,不断学习、吸收各医家的学术观点与诊疗经验,博采众家之长,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且,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树立良好的中医形象,保证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医同道不能否认现代医学占据了医学的主流地位,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不断吸取现代医学、科学的养分,将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现代医学也有不足与缺陷,中医学的辨证思维、整体观念及天然动植物药物恰恰能够弥补其不足。因此立足中医,坚持辨证为中心,辨病为辅助,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该值得我们探索与尝试。

临证验案

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