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滑隐藏

百科

中医智库APP 打开

打开

更改

直肠粘膜脱垂

添加66字节, 2017年1月23日 (一) 12:12
无编辑摘要
中国医学认为:小儿气血未旺、皆易[[脱肛]]。 5岁以下儿童发生直肠脱垂非常多见,由于小儿体质娇嫩,发育不完全成熟,[[元气]]不实,骶骨弯曲未长成,直肠粘膜下组织也较为疏松,直肠缺乏骶骨的支持,而且直肠与[[骨盆]]几乎笔直,即垂直的状态,比较活动,不利于固定,而且增加了肛门括约肌的负荷量,儿童时期又易患[[营养不良]]、[[百日咳]]、[[肠炎]]、腹泻等疾患。长期腹内压增大,失去对直肠的牵拉固定作用,就易发生直肠脱垂,这就是小儿易患直肠脱垂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还常见到小儿排便、[[排尿]]坐盆时间过久而诱发本病。小儿随着骨盆的发育、骶骨弯曲形成,多数直肠脱垂患者常可自愈,故一般应用非手术治疗。  
===老人直肠粘膜脱垂===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老人气血已衰,易患脱肛即老人直肠粘膜脱垂。老年人患直肠粘膜脱垂则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能收摄而引起。\"虚 \"是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易发生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故对老年人患直肠脱垂的治疗,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  
==预 防==
1、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http://www.zk120.com/ji/ 查找更多中医古籍]
[http://www.zk120.com/an/ 查找更多名老中医的医案search?qe=%E7%9B%B4%E8%82%A0%E7%B2%98%E8%86%9C%E8%84%B1%E5%9E%82 名老中医谈直肠粘膜脱垂]
[http://www.zk120.com/fang/ 查找更多方剂]
528,22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