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名称==
神经缝合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周围[[神经]]伤,不论平时或战时都很常见。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战伤统计,[[四肢]]神经[[损伤]]占[[外伤]]总数的10%。在火器[[伤骨]]折中,约60%合并神经损伤。Omer在越南战场上报道上肢损伤病人22%伴有周围神经损伤。平时周围神经损伤约占全部[[创伤]]的1.5%~4%。
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是施行手术治疗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时机很重要,原则上愈早愈好,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2.2-1,3.22.2-2)。
== 适应症==
神经缝合术
== 概述==
神经缝合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周围神经缝合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并可克服缺损达到断端靠拢者。== 麻醉和体位== 上肢周围神经手术,成人可采用臂丛阻滞[[神经麻醉]]伤,不论平时或战时都很常见。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战伤统计,,小儿可用[[四肢基础麻醉]]神经加臂丛阻滞麻醉,取仰卧患肢外展位。下肢神经手术,成人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损伤腰麻]]占,小儿可用基础加硬膜外麻醉,取[[外伤俯卧位]]总数的10%。在火器或[[伤骨仰卧位]]折中,约60%合并神经损伤。Omer在越南战场上报道上肢损伤病人22%伴有周围神经损伤。平时周围神经损伤约占全部或[[创伤侧卧位]]的1.5%~4%。== 手术步骤==
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是施行手术治疗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时机很重要,原则上愈早愈好,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1.切口===
手术以神经损伤处为中心,按神经显露[[相关切口]]切开[[解剖皮肤]]见下图(图3.22.。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显露神经。=== 2-1,3.22.2-2)。显露神经===
显露神经时,应从损伤部位的两[[端正]]常[[组织]]开始,逐步游离至受损伤部位。在切口两端正常部位游离出神经后,用橡皮条将神经干轻轻牵引提起,[[然后]]逐渐向受损部位游离,[[注意]]保留正常的神经分支。从神经断端近远侧正常部位游离至断裂部位,将两断端完全游离注意勿损伤神经分支。== 适应症= 3.切除病变段神经===
神经缝合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并可克服缺损达到断端靠拢者。切除前先估量一下能否对端[[吻合]]。用无创刀片逐段切除近端假性[[神经瘤]],至切面露出正常神经束。再逐段切除远端[[瘢痕组织]]及施万[[细胞]]瘤至正常[[神经组织]]。== 麻醉和体位= 4.缝合神经===
上肢周围神经手术,成人可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小儿可用[[基础麻醉]]加臂丛阻滞麻醉,取仰卧患肢外展位。下肢神经手术,成人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小儿可用基础加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
== 手术步骤==
1.切口
以神经损伤处为中心,按神经显露[[切口]]切开[[皮肤]]。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便显露神经。 2.显露神经
显露神经时,应从损伤部位的两[[端正]]常[[组织]]开始,逐步游离至受损伤部位。在切口两端正常部位游离出神经后,用橡皮条将神经干轻轻牵引提起,[[然后]]逐渐向受损部位游离,[[注意]]保留正常的神经分支。从神经断端近远侧正常部位游离至断裂部位,将两断端完全游离注意勿损伤神经分支。 3.切除病变段神经
切除前先估量一下能否对端[[吻合]]。用无创刀片逐段切除近端假性[[神经瘤]],至切面露出正常神经束。再逐段切除远端[[瘢痕组织]]及施万[[细胞]]瘤至正常[[神经组织]]。 4.缝合神经
通过游离神经、屈曲[[关节]]、轻柔牵拉神经或神经移位等[[方法]]克服神经缺损。在无张力下对端缝合神经。其缝合方法大致可分为神经[[外膜]]缝合、神经束膜缝合及神经外膜束膜缝[[合三]]种。前法只缝合神经外膜,如能准确吻合多可取得较好效果。束膜缝[[合法]]系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出两断端的神经束,将相对应的神经束行束膜缝合,此法可增加神经束两端对合的准确性,但术中如何准确鉴别两断端神经束的性质(区别运动与[[感觉]][[纤维]]),目前尚无快速可靠的方法。因此,束膜缝合有错对的可能,且广泛的束间分离易损伤束间神经支,术后吻合处[[瘢痕]]亦较广泛。
细小神经,用一般缝合方法不易掌握,可采用神经反向缝合法,打结后结在神经外膜外(图3.22.2-7)。
=== 5.缝合切口===
神经吻合后,置于健康组织中,[[止血]]、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必要时留置橡皮引流条。
== 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