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洲医话》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洲医话》是清人魏之琇、王士雄著的一部中医著作(随笔记录)。

内容预览

魏柳洲先生辑《续名医类案》六十卷,脱稿未久,先生寻逝,幸已邀录四库馆书,不致散佚。提要病其编次潦草,盖未经删定之故也。雄不才,僭删芜复,而卷帙犹繁,未能付梓。爰先录其所附按语为《柳洲医话》,以示一斑云。咸丰元年冬十一月后学王士雄书于潜斋 ... ==相关介绍==

1. 医话 :中医的随笔记录。内容记载读书体会﹑临症心得﹑学术评论﹑见闻掌故等。清陆以湉撰有《冷庐医话》,王士雄撰有《潜斋医话》。

2. 魏之琇(1722-1772 年),清代医家。字玉璜,号柳州,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幼因贫于质肆帮活,夜则灯下苦读,先后达二十年,竟通医术,并以医济世,颇有医名。以明·江瓘之《名医类案》尚有未备,遂予以补充,著《续名医类案》。另有《柳州医话》等,均行于世。

3.王士雄,字孟英,号潜斋,又号半痴山人,晚号梦隐,浙江海宁人,后迁居杭州,生活于清代嘉靖至光绪年间,约公元1808~1890年。其曾祖父王学权以医名,曾著《重庆堂随笔》,以后其家世代为医。孟英十四岁时父病不起,致使家境贫困,因此立志继承先人遗业,学习医学。先后用时十年,博览群书,致使学业大进。再加之其一生中经历多次温热、霍乱、疫疬流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对温病的认识均十分深刻,颇有体会,成为享有盛名的温热学派著名医家之一。著有《温热经纬》、《王氏医案》、《霍乱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潜斋医话》等。==摘录==

[一]伤寒邪结阳明,发为狂热,犹是宿食,宜吐之。非若燥粪便硬,可下而愈也。

[二]伤寒邪热甚则正馁,不可误认为虚。

[三]伤寒初愈,脏腑尤多热毒,时师不察,骤投参、芪、术、附温补,其遗患可胜言哉!

[四]凡诊病,浅见者反若深虑,多令病家无所适从。

[五]龚子方治伤寒无汗,用大梨一枚,生姜一小块,同捣取汁,入童便一碗,重汤煮熟服。制放甚佳,愈于甘露,且免地黄之腻。

[六]伤寒发散过投,气微欲绝,虽有实证,亦宜独参猛进,贫者以重剂杞、地,少入干姜。

[七]实邪宜下,人便稀识,可为浩叹!

[八]伤寒狂躁,脉至洪大无伦,按之如丝者,以全料六味减苓、泽,加麦冬、杞子,用大砂罐浓煎与之,必数杯而后酣寝汗出以愈。古时此法未闻,惟仗人参之力取效。本阴竭之证,乃峻补其阳使生阴而愈,故用参每多至数斤。设在今时,非猗顿之家不可为矣。

[九]内真寒而外假热,诸家尝论之矣,至内真热而外假寒,论及者罕矣。

[十]景岳治王生阴虚伤寒燥渴,用凉水是矣,而又杂与桂、附各数两。治法未能无疵。至舌苔成壳脱落,恐桂、附使然也。

[十一]喻氏治伤寒以救阴为主一语,为治传经证之秘旨。

[十二]躁脉多凶,疫病热郁之极,脉亦躁也。

[十三]疫证脉双伏,或单伏,而四肢厥冷,或爪甲青紫,欲战汗也。宜熟记。

[十四]房劳外感,即谓阴证而与热药,杀人多矣。

[十五]虚人肝肾之气上浮,宛如痰在膈间,须投竣剂养阴,俾龙雷之火,下归元海。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柳洲医话》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柳洲医话》》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