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针灸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穴位为生理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人体科学。从历代文献的内容可以看出,针灸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其基本概念中的经络、腧穴、针刺方法、针感等无不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要认识针灸学,就需由其基本概念开始。除传统针灸学内容外,现代科学对针灸学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本章拟就针灸学基本概念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研究,作一概括性的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大篇。总论介绍了经络的特征与实质,穴位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经络之气与针感,针灸治病的神经学免疫学内分泌学机制及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机制、辨证成果;各论介绍了81种疾病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机制、辨证论治、针灸处方取穴、名家验案等方面内容。该书将传统针灸理论、现代研究成果、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可供针灸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总论 针灸现代研究篇 第一章 针灸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 第一章 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 第三章 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各论 针灸治疗篇 第一章 内科 第二章 外科与皮肤科 第三章 妇科 第四章 儿科 第五章 五官科 第六章 痛症

内容片断

第一节经络的特征与实质

一、传统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整个中医学 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与针灸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贯通人体上下,沟通机体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是人体自然存在的一个生理功能系统,向内,隶属连系于脏腑;向外,连络于肢体关节;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可以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动态平衡。 经络系统对人体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决生死、处百病”;同时,在针灸、中药治疗人体疾病时的辨证归经、循 经取穴,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正如《灵枢·经别篇》所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高度概括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作用。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亦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 经络学说的形成,深受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所有人体经络都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十二正经中有六条阴经、六条阳经。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所以十二经脉的命名,除有阴阳之分外,还标名了其所属脏腑。例如,手太阴肺经,其含义包括:这条经脉是阴经、隶属于肺脏、外部循行于手上。与此类似,其它十一经脉的命名也都包含了这些意义。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及胸腹: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及腰背。现将十二经脉名称、所属脏腑、阴阳五行属性。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