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 (DU23)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星 (DU23,ShangXing)

Akupixdudu23.jpg

主治

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

别名

明堂、神堂、鬼堂。

释名

《灵枢•九针论》:“星者人之七窍”,穴居面部七窍之上方,故名。又近额部,故称明堂、神堂、鬼堂。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穴区内有滑车上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

功用

熄风清热、宁神通鼻

配穴举例

配百会、囟会、承光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配合谷、足三里治鼻渊、眩晕 (《腧穴学》)。

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操作

平刺0.5-1寸;可灸。

文献摘要

《铜人》: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普济》: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荞麦。

别名

鬼堂,明堂,神堂。

穴义

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名解

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上星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上星。2)鬼堂。鬼,与天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阴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方例

配合谷、太冲治头目痛;配丘墟、陷谷治疟疾;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治癫狂;配印堂、素髎、百会、迎香、合谷、曲池、列缺、支沟治酒渣鼻。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DU23)&m=0 上星 (DU23)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DU23)&m=0 《上星 (DU23)》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