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咳嗽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般将痰分为风痰、热痰、寒痰、湿痰、燥痰。 风痰 是指风挟痰邪蒙蔽清窍所致的一类病证。临床可见头风眩晕、昏仆癫痫、四肢抽搐.喉中痰鸣等症。治宜化痰熄风,常用半夏、南星、白附子、牙皂、明矾等祛痰药与天麻、钩藤、防风、僵蚕、全蝎、牛黄等镇肝熄风药配伍成方。 热痰 是指热与痰结。内蕴于肺或蒙蔽心窍所致的一类病证。临床可见胸满身热.咳嗽喘促,咯吐黄痰,或见喜笑癫狂.烦躁口渴等症。治宜清热化痰,常用瓜萎、贝母、竹茹、桔梗、橘红、法半夏、胆南星、桑白皮、海浮石、青礞石等清热化痰药与黄芩、知母、石膏、栀子等清热解毒药配伍成方。若热盛伤阴者,可配合养阴而不滋腻之品,如沙参、麦冬、天冬、百合、五味子之类。 寡痰 是指痰与寒邪停积于肺胃或关节经络所致的一类病证。临床可见恶寒胸痛、咳嗽喘急,咯痰稀白,呕吐清水,治宜温阳散寒化痰。常用半夏、南星、橘皮、白附子、白芥子、矾石等化痰药与附子、干姜、生姜、吴茱萸、苍术等配伍成方。 湿痰 是指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犯于肺或阻滞经脉所致的一类病证。临床可见胸闷喘呕,痰多易咳,食少呕恶,神倦嗜卧等症,治宜燥湿化痰。常用半夏、南星、苏子、厚朴、陈皮等化痰药与茯苓、白术、苍术、泽泻健脾化湿药配伍成方。 燥痰 是指肺中阴津不足,炼液成痰所致的病证。临床可见胸痛咳嗽、咯痰量少如丝或痰中夹血,兼见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症,治宜润燥化痰。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属温燥者.多见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属凉燥者,多见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温燥者,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临床常用桑叶、菊花、薄荷、豆豉以辛凉解表,用杏仁、前胡、牛劳子、知母等以肃肺止咳,用沙参、花粉、贝母、天冬、麦冬、百合以润肺生津。若为凉燥,则治宜温肺疏风。润燥止咳。临床多选用荆芥、防风、苏叶、紫菀、款冬花等辛温解表之品,并配合止咳润燥之品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