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渚 (SJ3)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渚 (SJ3,ZhongZhu) 输穴

Akupixsjsj3.jpg

主治

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手指不能屈伸。

头面部病症:神经性耳聋、聋哑症,头痛头晕、喉头炎、角膜白斑、喉痹;

运动系统病症:肩背部筋膜炎等劳损性疾病、肋间神经痛、肘腕关节炎等。

其他病症:疟疾。

别名

下都

释名

渚,水边沙洲。三焦主液,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居两掌骨之中,故名。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手背第4、5掌指关节之间后方凹陷中,液门穴后1寸处。握拳取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骨间背侧肌;穴区内有手背静脉网和尺神经皮支,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功用

清热通络,开窍益聪。

配穴举例

配八邪、外关治手指不能屈伸;配听宫、翳风治耳鸣、耳聋 (《腧穴学》);配太溪治咽肿 (《针灸大成》)。

配八邪、外关,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手指不能屈伸。

配听宫、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配外关、期门,有舒肝理气、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

《甲乙经》:疟发有四时,面上赤,无所见,中渚主之。

《大成》:咽肿,中渚、太溪。

《金鉴》:主治四肢麻木,战振踡挛无车,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等证。

现代研究

(1)有报道表明,以中渚、列缺为主穴行针麻下眼科手术,镇痛效果较眼附近穴位优越。中渚穴对落枕的镇痛效果也很好。 (2)针中渚可引起肠鸣音亢进。 (3)鲜姜擦患肩至局部发红后,针中渚得气后行针的同时配合肩部外旋、外展、后伸活动,对肩周炎有一定疗效。

穴义

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

名解

1)中渚。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之意。中渚名意指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屯积。本穴物质为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旁边的小块陆地,故名中渚。2)三焦经俞穴。俞,输也。三焦经气血温度不高,所行之地无外界提供的充足热能使其水液气化上升,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只有少部分的水气吸热上行才保证了三焦经经脉的气血畅通,本穴也就如三焦经经脉气血的输出之地,故为三焦经俞穴。3)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向外输出的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其运行为风行之状,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

循三焦经上传于阳池穴。

功能作用

传递气血,生发风气。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位置

手背第4~5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当手背第4~5掌骨间隙的前1/3折点处,尺侧与后溪相平,掌内与少府相对。

《针灸甲乙经》:“手小指本节后陷者中”;《神应经》:“液门下一寸”;《针方六集》:“小指次指本节后五分陷者中”。

功效

泄热、聪耳。

主治

古代记述:头痛、热病、疟疾、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项痛、身面痒、四肢麻木、背痛、肘臂肿痛、五指不可屈伸。

近人报道:眶上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手腕无力。

方例

咽肿、中渚、太溪。

嗌痛:支沟、中渚、内庭。

耳鸣、耳聋:耳门、中渚。

刺灸法

避开浅静脉,直刺或向腕部斜刺0.3~0.5寸。艾炷炙3壮,艾条温炙5~15分钟。

其它

输(木)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SJ3)&m=0 中渚 (SJ3)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SJ3)&m=0 《中渚 (SJ3)》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