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定穴
五定穴,又名天枢,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 (内部为小肠)。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下痢。
主治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
2.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3.其它:肾炎。 ==简介==
五定穴(又名天枢):中旁开三寸。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9、10、11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在胸腹壁呈阶段性分布,第10胸脊髓段相连的脊神经的皮支正分布于脐平面。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脐上为腹壁上动脉,脐下为腹壁下动脉,肋间动脉呈阶段性。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特异性==
大肠之募穴。 ==功用==
调中和胃,。 ==刺灸法==
1.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同侧腹部放散;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可沿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
3.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胃经下行至归来穴。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 ==配伍==
配上巨虚,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配上巨虚、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
配大肠俞、足三里,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 。
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文献摘要==
《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大成》:妇人女子癥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研究进展==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用1%普鲁卡因穴位注射,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后疼痛减轻较快,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针灸天枢穴为主,在治疗子宫颈癌时发现针或灸产生不同作用。在针刺天枢穴127次治疗中,有111次针后的第二天发生血崩现象。在艾灸天枢穴的197次治疗中,次日发生血崩者仅有3次。 据报道针刺家兔“天枢”,针后1小时白细胞的吞噬活动开始增强,4小时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