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伏气,病证名。邪气伏藏于体内。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伏气之说源自《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历代各家对邪气伏藏部位说法不一。晋.王叔和伤寒例》认为“寒毒藏于肌肤”。金.成无己认为邪“伏藏于经中”。明.吴又可《温疫论》认为邪伏募原。清.王孟英《温热经纬》认为“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伏气多与温病相关联。《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孟英则将温病分为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一般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均为伏气温病。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伏气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伏气》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