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 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免疫规划其内涵和外延比计划免疫更宽泛,一方面要不断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另一方面要扩大预防接种的受益人群。因此,免疫规划是对儿童计划免疫的完善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我国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大家都习惯使用计划免疫的提法,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发展需求,并与国际接轨,我们引入了免疫规划的概念。
目前我国实施的免疫规划5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等7种传染病,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全部免费。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把预防15种传染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也就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扩大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也全部免费,为此,中央财政将增加25亿元用于购买14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麻风腮疫苗、流脑A群疫苗、流脑A+C群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15种传染病。其中,有一部分是局部的,在流行区才接种,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其他疫苗在全国范围都接种。
预防15种传染病的疫苗费用将由中央财政承担,国家支付了疫苗费用以后,原来由省财政支付的疫苗费用将由省补助乡村疫苗接种人员的补助。《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规划的免疫疫苗全部都是不收费的。所以要增加对接种疫苗人员的补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完成国家法定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免费这样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