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贝类
医学贝类(shells of medical importance),与医学有关的贝类。贝类也称软体动物,种类繁多,海洋、淡水和陆地均有分布。分类学上属软体动物门中腹足纲及瓣鳃纲。腹足纲俗称螺类,瓣鳃纲俗称蚌类。螺类约有9万余种,蚌类约1.9万余种。
螺外被螺旋形的螺壳,可呈圆锥形、塔形、圆球形或扁盘形等。螺壳长度可小至1.5mm(如拟小豆螺),大至 130mm(如褐云玛瑙螺)。壳内有一相应的螺旋状软体,软体前部为头足部(可食用部分),头部具眼、触角、口吻,头足部可伸出壳外,爬行或附于其他物体上。多数螺的前端有一角质或石灰质的薄片称厣,随头足部的伸缩而启闭壳口。软体内具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生殖、排泄等器官。螺大多为雌雄异体,但两者外形难以区分,雄螺具交接器,位于触角附近。雌螺一般于春季交配后产卵,卵在外界适宜环境中孵出幼螺,少数螺种为卵胎生,受精卵在雌螺体内发育为幼螺后排出体外。螺类按孳生地的不同可分为水生、陆生及两栖(如钉螺)三类,但即使陆生螺也需潮湿、荫蔽的环境。除肺螺亚纲外,大多数螺种均以鳃呼吸。
蚌具两扇扁平合抱的蚌壳,故又称双壳类。外形可呈多种形状如椭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圆柱形等,软体由躯干、足和外套膜三部分组成,无明显的头部,雌雄异体,以瓣状鳃进行呼吸。
贝类与医学的关系可分有益与有害两个方面:有益方面主要是某些贝类可作药用,如蚌类中牡蛎科、蚌科、蚶科、帘蛤科及螺类中宝贝科的多种贝壳;以及蚌类中真珠贝科与蚌科贝类体内的珍珠,均为重要的传统中药材。晚近从硬壳蛤中提取的蛤素,从杂色蛤仔提取的组织液,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贝类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某些淡水螺种是某些人体寄生吸虫的中间寄主,是传播这些吸虫病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物种间在长期进化适应过程中形成的特异生物学联系。吸虫卵自寄生的寄主体内排出后,入水孵出毛蚴,毛蚴必须进入相应的螺种体内才能进行无性增殖形成大量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再进入水体。血吸虫的尾蚴可直接感染人体;有些虫种的尾蚴还须进入鱼、蟹体内(如中华分支睾吸虫、并殖吸虫)或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如姜片虫)形成囊蚴,或尾蚴在螺体内直接形成囊蚴(如棘口吸虫),人因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蟹、水生植物或螺类而感染。故在传播吸虫病的过程中,除棘口吸虫病外,大多并非由于人体接触或食用螺类而感染,而是由于螺类起了中间寄主的作用。此外,约近90种贝类可引起人体食后中毒或接触中毒,食后中毒是由于海水螺类摄食有毒的甲藻类,体内含有毒素,多种螺类可致麻痹性贝类中毒,此问题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浙江沿海发生的多起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其症状与麻痹性贝类中毒极相似;织锦芋螺系海洋潮间带螺类,口腔内有毒腺,人体被刺伤或接触毒腺液后,可致局部溃烂等毒性反应。至于人食用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螺类,则可引起相应的肠道传染病。1980年代中国江、浙沿海发生过食用被污染的毛蚶而造成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已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医学贝类能传播多种寄生虫病、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及食后中毒,故在流行病调查及防制上必然涉及有关贝类的研究,以便为其所传播的疾病提供重要的流行因素的资料,并可预测及预防某些待开发地区是否有贝类传播疾病的威胁。医学贝类的分布、与医学的关系及分类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形态学特征,进而采用贝类的系统发生学、比较解剖学、蛋白质与酶的分析、染色体区带、 DNA研究等先进手段。
由于技术上的困难,除在预防血吸虫病中把杀灭钉螺作为综合性防病的一项措施外,对其他有害医学贝类均尚未采取直接杀灭的措施,对其传播疾病的防制,重点放在注意饮食卫生,不生(或半生)食含有寄生虫囊蚴的鱼、蟹及水生植物,禁食有毒的及可能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