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粹精言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卷。清·徐延祚(字龄臣)著。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卷一列医非小道贱役、病不能不用医、病从口入、脾胃与肾元并重等医论六十一篇;卷二列桂为诸药先聘通使等六十二则医论、医方、医药;卷三列外治须知、气上腾便是水说等三十篇医论;卷四列治痿独取阳明等三十五篇医论。末附《医意》二卷,专论外治之法。本书认为脾胃与肾并重,人身阴阳虽禀于肾,而先生之气原出于肝胆,清阳自左而生,浊阴从右而降,此一升一降,实为阴阳旋转之机枢。故治虚损须培其根本、利其机枢,但不能一味呆补,宜疏利、柔润。徐氏对天癸颇有见地,提出天癸非血,乃人之未生时蕴于父母之元气。就肝无补法论也作有一定的阐述,认为肝无补法,是指肝气不可补,而非肝血不可补,肝气逆则气实,气实则可泻,宜伐肝,然肝血虚不可不补,若见肝之病,尽以伐肝为事,则愈疏愈虚,病不能愈。并提倡精神疗法,强调以心治心,以一心疗万病。对痰饮致病的原理也进行了探讨,认为痰饮乃津液不行所致,痰脓稠则为火之所结,饮清稀实是水之所停,故治痰宜以咸降之,治饮则以淡利之,若投以重剂及有害而无益。同时又强调痰饮皆气之所为,气顺则津液亦随气而顺,故治气尤为重要。徐氏对外治颇有研究,认为外治之方能住内治之不逮,上焦之病主张涂顶(百会)、点眼、塞耳、扎指及按摩之法;中焦之病,主张用药缚脐;下焦之病,以所制药包,坐于身下,或用摩腰暖腰法、兜肚法等。本书融贯《内经》、《伤寒论》及金元诸家之旨,立论精辟,医方独特,用药精专,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现存清光绪二十三年奉天铁如意轩刻本、《铁如意轩医书四种》本。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医粹精言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医粹精言》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