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缓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医缓,春秋时代秦国名医。晋景公有疾,求医于秦,秦恒公使医缓治之。缓为之治,谓:疾不可为也。其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是早期对病情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医缓成为当时著名医家的代表。后世常把和缓并称,作为当时名医之代表。

医家小典故

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国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比前次那个巫医强得多,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给晋景公辨证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晋景公说:“真不愧是一位名医啊!”后来晋景公果然不治而亡。自从医缓为晋景公诊病之后,“病入膏肓”就成为典故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世的医书中,膏肓经常出现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术语之中。,指心尖部的脂肪;,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而膏肓主要是指疾病部位很深而且隐蔽。古人认为如果患这样的病,用药物、针灸等治法都不能起作用了。在人体经络中,还有一个名为“膏肓腧”的穴位,在背部的第四胸椎两旁。追溯“病入膏肓”典故的渊源,我们应该记住春秋时期这位著名的宫廷医家——医缓。[1]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医缓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医缓》经典原文。
  1. 刘玉良著,趣味中医入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12,第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