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瘫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侧上下肢的瘫痪称四肢瘫。病因病理病机大脑、脑干和颈髓的双侧锥体束、脊髓的灰质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如脑血管病、肿瘤、炎症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及肌肉疾病都可引起四肢瘫痪。引起四肢瘫的病变可同时发生。临床表现大脑、脑干及颈髓损害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其余病变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病因

大脑、脑干和颈髓的双侧锥体束、脊髓的灰质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如脑血管病、肿瘤、炎症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及肌肉疾病都可引起四肢瘫痪。引起四肢瘫的病变可同时发生。

临床表现

大脑、脑干及颈髓损害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其余病变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鉴别诊断

(一)大脑病变所致的四肢瘫 脑血管病所致四肢瘫为老年人多见,呈隐袭性进行四肢不全性痉挛性瘫痪,同时伴有构音障碍、咽下困难等假性球麻痹症状。多发性硬化反复发作可致双侧偏瘫,常伴有假性延髓麻痹,两侧大脑半球病损,如脑水肿等可有四肢瘫及去脑强直

(二)脑干病变所致的四肢瘫 脑干病变发展至两侧时可引起四肢瘫,其瘫痪呈四肢不全性痉挛性瘫痪,伴有颅神经损害。

(三)颈髓病变所致的四肢瘫 颈髓病变时常见四肢瘫。枕骨大孔附近的肿瘤可出现四肢瘫,其特点是瘫痪顺序是先从一侧上肢开始,以后波及同侧下肢,再次为另一侧上肢及下肢。颈髓上部和中部的肿瘤,瘫痪呈隐袭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颈膨大肿瘤上肢呈弛缓性,下肢呈痉挛性四肢瘫痪,上肢因相应的脊髓前角和前根的损害而出现弛缓性瘫痪,下肢因锥体束损害而出现痉挛性瘫痪。肌萎缩侧束硬化的四肢瘫是开始出现上肢肌萎缩,经后出现下肢瘫痪。颈髓出血、外伤引起的四肢瘫,其特点是起病突然,开始呈四肢弛缓性瘫痪,以后逐渐向痉挛瘫痪移行,并伴有各种类型的感觉障碍。

(四)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四肢瘫

  1.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四肢瘫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多出现双下肢瘫,以后很快出现双上肢瘫,或突然出现四肢瘫,而以下肢症状明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有主观感觉障碍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 急性脊髓灰质炎:本病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四肢瘫,但无感觉障碍,可有脑脊液中细胞增多。
  3. Landry氏麻痹:由双下肢瘫开始,很快向上发展,出现呼吸障碍,以后出现上肢瘫痪,常在末出现颅神经麻痹之前即死亡。

(五)肌肉病变所致的四肢瘫

  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四肢肌肉瘫痪和萎缩以近端明显,肌萎缩较瘫痪明显,有假性肥大,起病于儿童,可有家族遗传史。
  2.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亚急性起病,有肌萎缩同时肌盆带肌萎缩明显。
  3. 周期性麻痹:多由于血钾异常伴有四肢瘫痪。如低血钾性四肢肩胛带与骨盆带肌肉瘫痪,由近端波及远端,肌肉有反射减低,腱反射正常或减低,无感觉障碍。而高钾性周期性麻痹伴有的四肢瘫痪,往往先从四肢远端开始,肌固有反射亢进,多数腱反射消失,有主观及客观感觉障碍。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四肢瘫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四肢瘫》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