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局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医局,中国古代医事机构名。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元)该机构是在沿革隋唐太医署之基础上创设的。太医局初设并未开展医学教育。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在太常寺设立太医局,开始选拔医官传授医学知识。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即定学生名额为120人,并分科(参见九科条),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太医局设提举、判局等官加强管理,科置教授加强教学工作。在医学分科上曾一度实行十三科制(见十三科条)。元丰改制后又改作九科(见九科条),学生限额增至300人。入太医局学习的学生必须先报名、投家状、医官和学生作保,试读一年后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学生。太医局中的考试分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理论考试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临床考核则根据医学生为三学学生及诸营将士治疗情况为上、中、下三等。理论考试中于《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补,临床考核时过失太多者还令退局。此时,地方医学教育也仿照太医局的制度。太医局自创立以来,除北宋元祐期间和南京乾道期间停办40多年外,整个宋代的大部分时间都独立开展了工作。辽代也设有太医局,但其功能主要是医政管理,与宋代太医局以医学教育功能为主有所区别。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太医局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太医局》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