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SP3)
太白 (SP3,TaiBai) 输穴;原穴
目录
主治
胃痛,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呕吐,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痔疮;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释名
太白为金星名,阴经各原穴均以“太”为名。穴当白肉际,又属脾经,脾土生金,故名。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母短展肌;穴区内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足底内侧神经皮支,深层有趾足底总神经和足底动脉分布。
功用
健脾和胃,清热化湿。
配穴举例
配陷谷、大肠俞治肠痈痛 (《针灸大成》)配公孙治食不化 (《针灸资生经》);配内关、足三里治急性胃肠炎 (《腧穴学》)。
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操作
直刺0.8~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千金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现代研究
(l)艾灸太白穴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较好的转胎效果,对胎位不正有一定疗效。 (2)太白配丰隆穴各艾灸10分钟治疗小儿腹泻,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3)有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太白对血糖有调节作用,且因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行烧山火手法后可见血糖上升,行透天凉手法则见血糖下降。还有实验表明,针太白穴可使奥狄氏括约肌舒张,并使胆管内压下降。
别名
大白。
穴义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
1)太白。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大白名意与太白同,大,通太。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
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位置
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神应经》:“大都后一寸,下一寸”;《循经考穴编》:“当是足大指本节骨后,内侧贴骨陷中赤白肉际。”《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核骨在大指本节之后,然骨之前高骨是也。”
功效
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
主治
古代记述:热病先头颜痛,满闷不得卧,腹满,两颔痛,食不化,胸肋胀,肠鸣切痛,胃心痛,呕吐,霍乱逆冷,大便难,泄泻脓血,痔漏,鼓胀,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脚气红肿。
近人报道:糖尿病。
方例
腹胀食不化、鼓胀腹中气大满:太白、公孙。
肠鸣:太白、公孙、大肠俞、三焦俞。
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
腹胀:太白、复溜、足三里。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其它
输(土)穴,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