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经证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阴病由三阳病失治或寒邪直入所致。 临床表现:腹满呕吐,食不下,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缓。 病因: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阻,升降失常。 治则:温中补虚。

  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阳明盛则太阴化气而为燥,太阴盛则阳明化气而为湿,故太阴之经,最易病湿。然外感风寒,以及内伤百病,其在太阴,无不是湿,而唯温病之在太阴,则化湿为燥,以其冬水失藏,相火泄而脾阴烁也。

  春夏病感,营郁热旺,湿气自当愈耗。其经布胃络嗌,故腹满而嗌干。

  太阴之湿,夺于阳明之燥,脾阴枯槁,则肾肝精血,俱难保矣。是宜清散皮毛,泻阳明之燥,而滋太阴之湿也。

  黄酥丹

  浮萍三钱 生地四钱 甘草二钱,炙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四日太阴温病,腹满嗌干,发热作渴者。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太阴经证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太阴经证》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