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郁芝
孙郁芝(1930~),女,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肾病,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倡导肾病多瘀理论。指出肾病瘀血的产生,往往缘由气虚(气虚血滞而瘀)、阳虚(阳虚寒凝而瘀)、阴虚(阴虚血热而瘀)等原因所致。“浓、粘、凝、聚”是肾脏疾病血液表现的四大特征。据此将肾病血瘀分为气虚血瘀、阳虚寒瘀、阴虚血瘀、湿热浊瘀四类。同时指出,湿热亦是肾病的重要病因。认为肾脏之患,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多易外感,加之素体脏腑虚损,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常,内外合邪是致湿热证候的重要原因所在。湿热之邪留于体内,不仅可以损伤肾气,阻遏脾肾,影响三焦,又可因虚致实,因实致瘀,虚实夹杂,相互为患,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致病重要因素。湿热之邪易伤阴耗气,湿热常与瘀血兼夹并存,湿热毒邪多深蕴于肾,湿热常与热毒兼夹为患,湿热不去,则蛋白难消,血尿不止。
在处方用药上,先生认为湿热证有外感与内生之分,外感湿热治当芳香化浊,方用藿朴夏苓汤;内生湿热当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热重于湿,以热为主的,不可过用寒凉滋腻,防湿不化而成湿热衷结之势;湿重于热的,以湿为主的,治时当以芳香燥湿为主,如胃苓汤,药用苍术、厚朴、草果、半夏、藿香、佩兰、蒲黄、蔻仁等芳香之品,佐以少量栀子、黄芩等清热之品;湿热为患,相互裹结,在祛湿燥湿之时,根据水湿之邪形成病机,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机通畅,气化可以行水,水行湿自去。湿热偏于上焦,治当以祛湿邪为主,或湿热同治,调畅气机,通利中焦,使气机通,三焦通畅,湿去热清。药物用辛香苦寒,即所谓辛开苦降之法;湿热偏于下焦,重在通利二便,适量配用通宣肺气,畅中阳,调气机之品;湿热弥漫三焦,方用三仁汤,调畅气机,使湿热之邪从三焦而去。肾病病程较长,用药时间亦长,长期应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品,易致苦寒伤胃,影响脾胃之气,为防止苦寒之气伤胃,用药配伍多用甘寒苦寒伍用,必要时佐以陈皮、砂仁等顾护胃气,达到祛邪不伤正的目的。认为肾病的饮食宜忌,尤为重要,补之有据,勿伤胃气,勿滞邪气,饮食得当,疾病快愈,饮食失宜,加重其患,久而不愈。在此理论指导下,先生对肾性血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