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人
宋爱人(1897~1963),男,原名鼎基,一名翼,号翼庐,江苏吴江同里人,汉族。著名中医学家,伤寒温病学学术泰斗,江苏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始人之一。生平及门弟子众多,计有沈奎贤、陈树人、张浚国、顾德源、张景农、顾斌等十八人,皆为一方名医。入选“百年名医中医临床家”。最早成书的有《医经读本》,而后有《马元仪临床学诠证》。稍后又有《伤寒论讲义》、《春温伏暑合刊》及《湿温演绎》等书问世。
人物生平
宋先生生于中医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7岁入小学,14岁上初中,初中毕业后留在当地的二铭学校担任书法、国画教师,18岁随父寅伯先生学医。1920年师从姑苏七子山名医顾允若继续学习中医内科,1925年学成回乡,开业行医,始有医名。1928年应顾师之召,到姑苏顾允若诊所担任小号,并协助对其他弟子的教学工作,致力于伤寒、杂病,得起真传。1930年与苏州王闻喜等组织“医钟社”,抗议国民政府的废止中医政策。1935年7月参加南京召开的中央国医馆第二届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国医馆理事会理事。1936年春,告别恩师,在苏州盐桥对面的干将坊另立诊所。翌年7月,宋氏诊所遭侵华日寇轰炸,家具书籍无一幸存,宋先生只好返乡避难。一年后,他重赴苏州,于观前街恒山堂药店再辟诊所,直至1950年夏才将诊所迁入颜家巷12号宅内。1951年任苏州市中医工作者协会中医主任,1954年在苏州市中医进修班讲授《伤寒论》课程,同年6月参加江苏省中医座谈会,提出创办中医实验医院及中医进修学校的建议。1955年受聘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担任《伤寒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编写《伤寒论讲义》。1957年任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创建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室,主持编写和审定第一版《伤寒论》和温病学的本科教材——《伤寒论释义》《温病学新编》,教学之余兼任江苏省中医院临床工作。1963年1月18日,宋先生因罹患胃癌与世长辞,享年66岁,噩耗传来,杏林震悲。
主要著作
宋氏著述颇丰,最早成书的有《医经读本》(该书为记录其师顾允若先生授课经验,亦名《顾氏医经》),而后有《马元仪临床学诠证》(系根据马氏医案注释整理而成,抗战时散佚,其中部分内容刊登在《医家春秋》杂志上)。稍后又有《伤寒论讲义》、《春温伏暑合刊》及《湿温演绎》等书问世。此外,尚有遗著《伤寒论脉学串解》、《伤寒论注释》、《历代名医伤寒医案选》、《翼庐医案》等,并有经其编辑加按的《顾庭纲医案》八卷。
学术主张
宋先生早年以诊治外感时病见长,诊治外感时病的学术思想渐臻成熟。宋先生认为,外感时病的特点是发展迅速,变生旦夕,且病邪有隐伏,病情有真假,因此,为确保诊治准确,第一要见微知变:时病传变虽快,多有一定的迹象可循,如能细心观察,不难探测隐微,做到法随病转,及时处理,防患未然;第二要辨析真假:“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往往阴有此证,阳亦有此证,辨之不清,姜附硝黄皆足以杀人于顷刻之间”,所以必须四诊合参,推详再三,才能不为假象所惑。对于外感时病的辨证论治,宋先认为,当以仲景《伤寒论》学说和温病学说融会而贯通之,力排门户之见,反对派系之争。在辨证方面,“六经”与“卫气营血”同参,而以“六经”为纲;在治疗方面,经方与时方化裁应用,而以时方为主。只有汲其精华,才能两存不废。在六经证治中‘宋先生明确指出,三阳经病吃重在阳明,三阴经病吃重在少阴,邪正交争、生死存亡多系于此。
时届晚年,宋先生以调理杂病著称,其论治肺痨、臌胀、中风等病,每有独到之处。其立法也,注重脾、肾;其用药也,追求轻、灵。宋先生认为,五脏六腑的生机,无不依赖先后二天;反之,脏腑病变久治不愈,亦大多发展到脾肾二脏。由此可见,调理脾肾乃保命祛疾的法宝。先生治脾有补中、升发和温运三法,并说:“只重补脾,不知调中,非其治也。”所谓调中,是指兼气滞者,参辛香以行气;兼湿困者,参芳化以醒脾;兼水停者,参淡渗以行水。先生治肾则强调消息于阴阳之间,补阳之中需兼养阴,益阴之时需顾阳气,务使阴平阳秘而无偏弊。
人物评价
《江苏中医》杂志编辑室徐相悼词深刻评价了宋爱人先生光辉的一生:“长江之水,清而渊兮;石头古城,危而坚兮;先生之德,醇而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