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让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崔公让(1938~),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从医近50年,擅长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硬塞症等周围血管病。

自1963年以来,通过长时期临床实践认识到,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原则,以中医辨证为基础;在规范中医证型的基础上,将中医中药的研究,逐渐地提高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及基因证型水平;由于周围血管病病程长,合并症多,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也不排除某个阶段的西药切入,但需将西药的治疗规范化;在中医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同样重视现代医学的微观处理,如血管外科手术的介入治疗、血管旁路、血管腔内外科等,最好是将两者治疗方法溶为一体;在内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外治疗法的优势,达到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整体治疗。对肢体缺血性疾病因肢体严重缺血发生的肢体坏疽(脱疽)在国内首先提出:“控制感染、改善循环、清除坏死、促使愈合”的治疗原则。这个治疗原则早已被全国同任所共识。在对肢体血管疾病总治疗原则上帅先提出:“病在脉者调之于血;病在血者调之于络。”的治疗法则。通过临床实践研制出通脉丸、补气和血通脉丸等中成药,研制出溶脱液、抗绿生肌散等用之有效的多种外用中成药。

在多年努力下,建立了糖尿病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化闭硬塞症、坏死性肌膜炎等的中西医诊疗规范,研制了一批临床疗效可靠的中成药,如:通脉丸、补气活血通脉丸、痛风胶囊、溶脱液、抗绿生肌散、仲景药霜等药物。

代表性著作有:《脱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动脉硬化闭塞症》、《缺血性肢体疼痛与镇痛》、《周围静脉疾病学》、《免疫性血管疾病学》、《王嘉桔学术思想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血管外科手术学》。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最具有影响的论文有“中药防治血管介入治疗再狭窄的机理探讨”、“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思路与方向”、“脱疽临床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防治周围血管疾病工作设想”、“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与“周围血管疾病与微量元素-锌、铜、铁关系的研究”等。

临证验案

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