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髎 (ST3)
巨髎 (ST3,JuLiao)
阳跷脉足阳明之会
目录
主治
口眼喎斜,眼睑瞤动,鼻衄,齿痛,面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青光眼,近视,白内障,结膜炎,鼻炎,上颌窦炎,牙痛。
释名
巨,大;髎,骨空处,穴位于颧骨与下颌骨间的较大凹陷处。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穴区内有眶下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颊支和面动脉分布。
功用
清热熄风,明目退翳。
配穴举例
配合谷、风池、阳白、颊车治口眼喎斜 (《腧穴学》);配天窗治面颊肿痛 (《针灸资生经》)。
配合谷、风池、阳白、颊车,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喎斜。
配合谷、内庭、下关,有祛风泻热,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唇颊肿。
操作
直刺0.3—0.6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面目恶风寒,肿臃痛,招摇视瞻,瘈疭口僻。
《资生》:颊肿痛,巨髎,天窗。
现代研究
有报道表明,取巨髎透眶下神经孔,进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成功率99%,优良率92.5%,1级率占62%,比用合谷加扶突或合谷加内关针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组的镇痛效果明显提高。
穴义
胃经浊气在此化雨冷降地部。
名解
1)巨髎。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巨髎名意指胃经天部浊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四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化雨冷降,而因本穴位处天之上部(头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盖的区域大,名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细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为之髎,故名巨髎。2)跷脉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既有天部之气又有地部之水,气血物质同合跷脉阴阳相济之性,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降地之水。
运行规律
雨状云系由天之下部归降地部。
功能作用
冷降胃浊。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面部,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相平的凹陷处。当鼻唇沟外侧,目中线上。
《针灸甲乙经》:“在侠鼻孔傍八分,直瞳子”;《针灸资生经》:“在鼻孔下,夹水沟旁八分。”
功效
祛风、通窍。
主治
古代记述:缘内障,目赤痛,多泪,口眼歪斜,眼睑{89}动,近视眼,鼻衄,齿痛,颔肿,唇颊肿,面目恶风寒颈肿臃痛,{17}{18},青盲,鼻塞,远视{11}{11},目翳。
近人报道:鼻炎,鼻塞,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方例
颊肿痛:巨髎,天窗。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或斜向四白透刺。
其它
交会穴:足阳明、阳跷之会。《类经图翼》补充作:阳跷、手足阳明之会。《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作:乔脉、足阳明、任脉之会。今依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