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鸣鹤(1928~),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及风湿免疫病5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痛风等常见病和疑难病方面独具匠心。

先生衷中参西,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首先明确西医诊断,然后分层分类,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提出“热毒致痹”论,“清热解毒法可作为一切风湿性疾病治疗的基础”的学术观点。

认为炎热毒邪是一切风湿免疫性疾病炎性病理损害的共同病机,风湿病炎症反应不仅是致病致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其致病特征和疼痛性质,也多与“热痹”极为相近。根据热痹发病“热盛可以化火,火盛可以化毒”,“热邪郁久,可以化毒”的理论,热痹治疗首当采取清热解毒法治疗,清热解毒法可作为一切风湿类疾病治疗的基础。

炎症疼痛与中医学热痹关系密切。风湿热痹既可出现肢体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症状,也可因热毒炽盛而伴发全身发热。创造性地提出了“有炎即有热”、“热与毒相伴”、“因炎致痛”、“炎消则痛止”、为临床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类疾病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生提出了热痹清热解毒18法,分别为祛风、散寒、利湿、利咽、养阴、凉血、益气、养血、化痰、软坚、活血、通腑、补肾、固摄、明目、养肝、通淋、除疹,其中以清热祛邪解毒为主的治法有11个,以清热扶正解毒为主的治法7个,体现了先生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特色。

总之,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治疗原则,先生主张以祛邪为主,以清热解毒为主。在此基础上辅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患者关节疼痛,且肿胀,有积液,是湿盛邪瘀的表现。治疗上祛湿利湿有助于积液的消减,主因是“因炎致肿”,这种关节炎性肿必须在清热解毒治则的基础上利水消肿。关节有积液、肿胀患者,活血化瘀药应不用或少用。

认为自身免疫炎症之热毒证的表现既可以高热为主,也可表现为低热起伏不定,还可体温正常;肢体关节的局部可以出现红肿热痛,也可无任何外在表现,即自身免疫炎症之热毒证的表现既可以像化脓感染性炎症那样外显于外,也可像温病或湿热病,热毒深伏于里,并不外显于外,深部脏腑组织器官的炎症或深部血管的炎症反应更符合这一特点。因此,只要确定是自身免疫所致的风湿性疾病,临床即便不具备红肿热痛,舌苔黄腻,脉数等热证表现,都可以使用清热解毒法作为该病的治疗基础。

临证验案

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