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中 (KI26)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彧中 (KI26,YuZhong)

Akupixkk26.jpg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不嗜饮食。

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胸膜炎,食欲不振。

释名

彧,意为文采、茂盛。肺为文郁之府,穴居胸部与肺相关,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穴区内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分支、胸廓内动脉穿支和胸肩峰动脉锁骨支分布。

功用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有通三焦,清肝胆的作用,主治胁痛,肋间神经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涎出多唾,呼吸喘哮,坐卧不安。

《铜人》: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能食饮。

《图翼》:胸胁支满,多唾,呕吐不食。

别名

或中。

穴义

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化为天部阳气。

名解

彧,茂盛的样子。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彧中名意指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化为充盛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神藏穴上传的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而化为充盛于穴内的阳气,肾经气血在此重又恢复其茂盛之状,故名彧中。或中名意与彧中同,或为彧之讹传。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

循肾经上传于俞府穴。

功能作用

生气壮阳。

治法

寒则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胸部正中线(华盖)旁二寸,第一肋间隙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输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循经考穴编》:“合华盖旁开二寸”。

功效

利气、平喘。

主治

古代记述:咳逆上气、涎出多唾、胸胁支满、呼吸喘悸坐不得安、呕吐不食。

近人报道:胸膜炎、肋软骨炎。

方例

咳逆上气、涎出多唾:彧中、石门。

刺灸法

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KI26)&m=0 彧中 (KI26)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KI26)&m=0 《彧中 (KI26)》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