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丰彦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生平

曾用英文名Hsu Fong-yen。

1903年12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山区农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徐丰彦从小随祖父生活十余年,在祖父执教的私塾求学。祖父对他管教很严,养成了他严肃、慎微、孤僻的性格,平时不喜欢多讲话。他小学没有毕业,就考上父亲执教的中学,功课一直很好。中学毕业后,与几个同学一起来上海考大学;但由于在山区受的教育,英语水平不高,未能考上。为了提高英语水平,他插班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习。通过努力,他的英语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1923年,他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入复旦大学理科。当时复旦大学理科并不强,进大学第二年郭任远教授又聘请了蔡翘、蔡堡李汝祺等教授来加强理科师资队伍,他就转到心理学系学习。蔡翘是教授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等课程,他受蔡翘的影响很深,决心一生从事生理学工作。

1927年,大学毕业后,他随蔡翘到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后改名上海医学院)任生理学助教。1930年经蔡翘介绍,他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在林可胜教授指导下开始从事循环生理研究。在林可胜身边学习时间虽然只有半年,但他受益匪浅,这决定了他长期从事循环生理研究的方向。“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随蔡翘到中央大学动物学系任教,晋升为讲师。

1933年,他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经蔡翘介绍,赴英国伦敦大学C.Lovatt Evans教授实验室进修。由于他手术精细、成功率高,深受Evans教授器重。在伦敦大学学习两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英国生理学会会员。随后,他转到比利时,跟随Corneille Heymans教授进行颈动脉窦区的生理功能研究。为他从事颈动脉窦反射研究的方向奠定基础。

1936年,他从国外回来,经蔡翘介绍到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继续心血管反射的研究,完成了关于弥散性血管张力反射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他与林可胜教授合作研究工作的延伸。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心理研究所内迁桂林,中间在长沙、衡山、阳朔停留过,后来被借调到贵阳医学院工作。1939年下半年,蔡翘邀他去成都再次合作,任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教授,与周金黄、吴襄、李瑞轩、匡达人等同事。当时,他在物资匮乏、空袭频仍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教学和科研,完成了较多的研究论文。在成都的5年,是他研究工作最活跃的阶段。

1945年初,他受聘到已迁重庆的上海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不久抗战结束。

1946年,回到上海。当时上海医学院生理学科基本上是空白的,他抓起了重建生理学科室的工作,从招聘人员到设备建设,逐步把科室建立起来,他继续任生理学教授。又曾任该院教务长、基础医学部主任、院长顾问等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认识到国家急需大批建设人才,就专心致志地从事医学教育工作。他一直在上海医学院工作,培养了大量本科生、师资班学生、进修生和研究生,他的学生不少人已成为各地医学院校的学科带头人。

1980年,他辞去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之职,又谢绝让他担任医学院院长的建议,只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顾问,与教研室其他教师带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躯体传入冲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整作用的机制研究。

1987年2月退休。

1993年1月22日因肺部炎症于上海逝世。

生理学贡献

徐丰彦在生理学教学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担任生理学助教阶段,他为了配合蔡翘开展教学,认真带好实验,做好示教,自己动手做实验仪器,吹玻璃划刻度,亲自到野外去抓实验动物。在抗战内迁阶段,他在生活动荡的情况下,参考Winton和William Maddock Bayliss(1860~1924)的教科书编译了《人体生理学》书稿。这本书到1952年才出版发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一本喜欢的生理学参考书。1955年前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他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为各种教学任务编写生理学讲义。1958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统编生理学教材内部出版发行,由他担任主编。该教材在使用两年后进行修订,于1960年正式公开发行,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随后,1963年第二版修订本再度发行,供全国医学院校采用。这本书在1975年打算再度修订出版,但由于当时考虑到内容分量过重,该书决定改编成生理学参考书。1978年起,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指引下,组织了包括科研机构在内的12个单位,邀请了43位作者对《人体生理学》重新修订改写,于1989年出版了徐丰彦、张镜如主编的《人体生理学》。全书共分10篇、57章,270万字左右,是中国第一本生理学大型参考书,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主要论著

1 Tsai C, Hsu FY.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athyroid tetany. Ⅰ. The effect of removal of large intestine. Chin J Physiol,1929, 3 :183~204

2 Tsai C, Hsu FY.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parathyroid tetany. Ⅲ. Influence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hin J Physiol, 1929,3 :389~404.

3 Tsai C, Hsu FY. Plasma calcium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following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parathyroid extract: a study on the source of mobilized calcium. Chin J Physiol, 1930, 4 : 265~272. 4 Tsai C, Hsu FY.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odium oxalate and citrate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calcium and inorganic phosphorus. Chin J Physiol, 1930, 4 : 273~288.

5 Hsu FY, Tsai C. A note on the calcium content of the skeletal muscles after thyroparathyroidectomy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injection. Chin J Physiol, 1930, 4:423~430.

6 Lim RKS, Hsu FY. The depressor or vasostatic reflexes. Chin J Physiol, 1931, 5 :29~52.

7 Evans CL, Hsu FY, Kosaka T. Glycolytic formation of blood lactate. J Physiol (London), 1933, 80:19.等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徐丰彦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徐丰彦》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