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厘 (GB6)
悬厘 (GB6,XuanLi)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
目录
主治
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结膜炎,鼻炎,牙痛。
释名
厘,赐予的意思,穴在悬颅下方,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
解剖
同悬颅穴。
功用
通络解表,清热散风。
配伍
配外关、风池、太阳,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配听宫、翳风,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耳鸣。
配颊车、地仓、颧髎、人中,有祛风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肿。
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头痛引目外眦而急。
《甲乙经》: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千金方》:主面皮赤痛。
《大成》:主面皮赤肿,头偏痛,烦心不欲食,中焦客热。
《图翼》:主治偏头痛,面肿,目锐眦痛。
穴义
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
名解
悬厘。悬,吊挂也。厘,治理也。悬厘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降浊分清。本穴物质为悬颅穴冷降下传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滞重的寒湿水气进一步下行,小部分清气则由本穴外输头之各部,本穴对天部的水湿风气有治理的作用,故名悬厘。手足少阳阳明之会。在本穴汇集的气血当中,既有手少阳的上行之气又有足阳明的下行之气,故本穴为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循胆经下传曲鬓穴,小部分飘散于天之中部。
功能作用
降浊分清。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头颞鬓发下部,当头维与曲鬓间沿发际所作弧形连线的下1/4折点处,在发际后五分,或在额角与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定穴。
《针灸甲乙经》:“在曲周(角)颞颌下廉”,《医学入门》:“从额斜上头角下”。
功效
祛风镇惊。
主治
古代记述:偏头痛,热病,烦满汗不出,面皮赤痛,耳鸣,善嚏,癫疾。
近人报道: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中风偏瘫,颤振。
方例
癫疾:悬厘、束骨。
三叉神经痛:悬厘、水沟、迎香、下关、合谷。
刺灸法
横刺0.5~1.5寸,小儿前侧囟未闭或刚闭者禁针刺,以免误入颅内,损伤脑部,不灸。
其它
交会穴:手足少阳、阳明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