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发音器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tridulating organ

发音器官的一种类型。昆虫的发音器官大部分属于此型。由身体的一部分表皮特化而生成音锉,和与此相接触的其他体表发展成的隆起状摩擦器而成。最原始类型的是直翅目蝗科,用后足腿节的内侧摩擦前翅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音锉和摩擦器的分化不很明显,声音小而且是单调的。鞘翅目的天牛科,在前胸后缘有由细小的横条形成的音锉,与小盾板前缘的有齿摩擦器摩擦而发音。但是锯天牛等只不过在后足腿节和前翅,具有原始的摩擦器。在夏威夷产的Pla-githmisus,则两者并存。纹埋葬虫类在第三腹节背面有音锉,而在前翅端部有摩擦器。同样的摩擦器也见于膜翅目的一部分(蚁科、蚁蜂科的一部分)。直翅目螽科、蟋蟀科的摩擦器高度发达,前者在左前翅表面,有具备音锉的粗翅脉,和右前翅下面的摩擦器迭合在一起,右翅臀角部分透明而少翅脉,起共鸣器的作用。后者左右两前翅,各自具备音锉和摩擦器的翅脉,前翅几乎全部成为共鸣器。后翅在成虫羽化后随即脱落,这也许有助于发音。这些由于翅的位置和振动方法的改变,发生各式各样的音。直翅目摩擦器仅雄性发达,发音表示引诱雌性,和雄性彼此间起威吓作用。现在对发音的解析和支配发音的神经机制的探讨以及雌性反应的研究等都有所进展。鞘翅目长蠹虫科的Phanopate仅雌性有摩擦器,其它的雌雄都具备。另外,栖息在土中的幼虫也有具摩擦发音器的,其发音的意义还有疑问。甲壳类角眼沙蟹在足上也具有摩擦器。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摩擦发音器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摩擦发音器》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