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为主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后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E.托尔曼、C.赫尔和B.F.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早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引起了不少人的非难和反对。在行为主义阵营内部也就出现了一批改造和发展早期行为主义的人物,他们先后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求摆脱这种困境。托尔曼首先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试图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有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来解释刺激-反应公式所不能解释的事实。赫尔也嫌J.B.华生用刺激-反应的一般原理作为行为解释的原则未免太天真,认为这些有机体内部进行的事实,应该从一套表述清晰的公式出发,用最严格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互相连结的定理,从而建立一种可靠的行为科学理论体系。斯金纳则认为,早期行为主义把意识经验排除在科学考虑之外的做法,在策略上是很不明智的。他指出,一种适当的行为科学必须考虑有机体皮肉内部所发生的事件,并认为可以对有机体的内部过程进行研究而无需放弃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行为主义产生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操作主义哲学思潮对新行为主义者的影响。操作主义以探讨科学体系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为宗旨,强调“操作分析”的方法,认为由于测量操作的方式不同,同一客观概念并不总是具有同一的意义。人类通过科学所能得到的知识,仅仅是人们所进行的种种测量、观察、记录、运算等操作的结果。30年代以后,操作主义原则在美国风行一时,特别受到新行为主义者的重视。他们都认为用科学的操作来规定心理学上一些术语的意义,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争论,有助于把心理科学体系建立在客观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之上。  

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

托尔曼的体系是一种整体性行为主义。他认为行为中所包含的不只是一些生理过程的细目,从肌肉抽搐中并不能推演出行为来。行为具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性能:首先,行为总是趋向或是避开某个目标,这就标志着整体行为的目的性。其次,有机体在指向目标的进程中能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各种途径和手段,这就标志着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第三,行为有选择短近而易于达成目的活动的倾向,托尔曼称它为“费力最少原则”。最后,整体行为具有可接受教育的特征,因为它是可以教育变化的。托尔曼指出,“行为所固有的目的和认知,按其定义来说,是完全客观的东西”,这与W.麦独孤的主观的目的心理学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

托尔曼认为在整体水平上进行行为的心理分析,就是要推断出介于实验变量与行为变量之间的中介过程。1951年,托尔曼把原先提出的两种中介变量改为3种主要的范畴:①需要系统:特定时刻的生理剥夺或内驱力情境;②信念价值动机:表示宁可选择某种目的物的欲望的强度和这些目的物在满足需要中的相对力量;③行为空间:行为是在个体的行为空间中发生的。在这种行为空间中,有些物体吸引人(具有正效价),而另一些物体则使人厌恶(具有负效价)。中介变量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但它却是行为的决定者。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在他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动物在迷津中学习,除必须被一定刺激物所引起外,还须针对环境的当前特点(他称作对象-符号或符号)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尝试中,逐渐过渡到按记忆中的这些特点(他称作意指之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这些特点包括对行动的方向、到达目的的距离以及其间的关系(他称作手段-目的-关系)。在托尔曼看来,动物学习任何迷津,都是对这种特定的整体(符号、意指之物和意指着的手段-目的-关系)形成认知-地图,从而产生期待的过程。这一整体,托尔曼称之为符号-格式塔。他的这一学说也就被称作符号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理论或期待理论。由于整个学习过程带有认知的客观性质,有人也把他的学说看作是当今认知心理学的滥觞。托尔曼的主要著作有:《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1932)。  

赫尔的行为原理

赫尔坚决主张动物和人的一切适应性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物理的、非心理的。他认为建立一条从简单的电子质子运动一直延伸到复杂的目的性行为(包括理性行为和道德行为)的连续不断的逻辑链索,是科学的理所当然的目标。赫尔特别赞赏欧几里得和牛顿等人关于数学和物理的演绎系统,并把它作为模型用来发展成一种普遍的和形式化的行为系统。这就是他所倡导的假设-演绎系统。假设-演绎系统开始于假设,每个假设充分地完满地与一个逻辑系统相结合,从中演绎出结论(定理)来。如果结论与经验事实相符合,假设就保留;否则,假设就得加以修改或排除。

赫尔的体系包括一套复杂的公设和附律。从直接观察到的先行条件(刺激变量)开始,通过中介变量,移向输出的一端(反应变量)。刺激变量包括如强化的次数、诱因的剥夺、刺激的强度、奖赏的分量等客观因素。在赫尔的体系中,刺激变量需要通过3个层次的中介变量,才达到输出的一端。中介变量的第1层次有习惯强度,它是强化次数的函数;内驱力,它是驱动状态(如诱因剥夺)的函数;刺激强度动力机制,它是刺激强度的函数;以及诱因强化,它是奖赏量的函数。第2层次有反应势能,它是第1层次变量的联合函数;概括化的反应势能,它是泛化的习惯强度的函数;以及总的抑制势能,它是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的函数。第3层次有净余反应势能,它是振荡度和反应阈限的函数。最后,作为输出一端的反应变量包括行为反应的一些可计量的特征,比如反应潜伏期,反应幅度,达到消退所需不强化的次数和反应出现的概率等。

赫尔力图使心理学体系数量化,他的学习理论一度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学说。主要著作有:《行为的原理:行为理论导论》(1943)、《一种行为体系:关于个体有机体的行为导论》(1952)等。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体系

斯金纳强调行为的科学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其任务就是建立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情境与继之而来的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斯金纳虽曾主张有一种“第三变量”,但他不把这种变量安放到有机体内部,而坚持以外在的情况来说明有机体的状态。在他看来,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事件,不管称为中介变量,或是叫做生理过程,其本身也是行为的一部分。有机体外部和内部的事件具有同样的物理维度,因而无须假定那些内部事件具有任何特殊性质,或者必须用任何特殊方法去认识。

斯金纳在他的行为的实验研究上虽然深受华生和И.Π.巴甫洛夫的影响,但他却独自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实验研究体系。斯金纳认为,一门只是关于团体行为的行为科学,对理解特定的个案不会有多少帮助。因而他只着重对单个有机体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斯金纳的立场是严格的行为主义,他只研究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他所关心的只是描述行为,而不是解释行为。他从不靠建立什么“假设”去研究问题,也从不演绎什么“定理”,或用实验去证明那些“定理”。因此斯金纳的体系性质上是非理论的。

斯金纳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是他对有机体行为分析的核心部分。斯金纳把条件作用区分为 S型与 R型。S 型反应是由一个特殊的可观察的情境刺激所激起的反应,他称之为应答性行为;R型反应是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外部刺激情境下发出的反应,他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在斯金纳箱内,在行为和环境的因果关系中,反应、刺激和强化是顺序发生的基本的偶合。一个操作的发生(反应),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次发生的强度(概率)就增加。这里,实地练习固然重要,但关键的变量是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序的研究。斯金纳和他的同事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影响行为的最佳程序。他们发现定时强化(就是按某种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连续强化(就是每次反应都受到强化)要优越。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快;反之,反应的速度就下降。他们又发现,定比强化(就是强化不是出现在某种时间间隔之后,而是出现在预定的反应次数之后)更为优越。动物在定比强化中的反应比在定时强化中的反应更快些。如果比例不是定得太高(就是每一种强化所要求的不是不可能达到的),那末这种定比强化是非常有效的。

斯金纳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也是较突出的。他认为人在言语中发出的声音,也是一种反应,这些声音反应可以通过别人的言语声音、手势以至各种表情姿态得到强化。儿童言语的正确使用,就是从父母成人那里对正确语法和发音作出的不同反应中学会的。所以言语行为也服从于强化的偶合,也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斯金纳按照操作强化原理制成能够帮助教师为每个学生安排有效的程序学习的教学机,在美国教育界很快推广,曾波及世界各国。7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和有关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原先应用在教学机中的程序设计已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斯金纳试图把实验室里发展出来的行为技术转用于一般的社会,勾划出一种由积极的强化作用所“控制”的社会机构。他的有关著作曾受到一些人的赞扬和另一些人的嘲弄。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等书。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中占统治地位长达40年久。行为主义的理论结构和实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变得更加精确、客观和专门化。但是由于它们对人性的理解太片面,研究的对象太狭窄,应用的方法太机械,因而研究的实效相对来说不大。从50年代起,行为主义心理学遇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两方面的严重挑战。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新行为主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新行为主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