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暑热症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5岁以上者少见。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地区多见。发病集中在6~8月,并与气温升高、气候炎热关系密切,气温愈高发病愈多,且随气温升高而病情加重。秋凉以后症状多能自行消退。本病若无其他合并症,预后良好。

辨证施治

1.治则 本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基本法则。清暑泄热重在清肺胃、泄内热,宜用辛凉轻暑之品,不可过用苦寒;益气生津应当养肺胃、助中气,需选用甘润之品,不可多用滋腻,以防碍滞;也不可纯用峻补气阳,以免助热。上盛下虚者病位在心肾,治应温肾阳、清心火,温下清上,并佐以潜阳。 2.证治分类 (1)暑伤肺胃证 证候:盛夏期间长期发热,气温越高,身热越高,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欲饮,小便频数,烦躁,口唇干燥,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常用药:西瓜翠衣、荷梗解暑清热,北沙参或西洋参、石斛、脉动益气生津,知母、竹叶、黄连清热泻火,粳米、甘草益胃和中。胃热亢盛,高热烦渴引饮用白虎加人参汤;烦渴欲呕,舌红苔少为暑气内扰,用竹叶石膏汤。 (2)上盛下虚证 证候: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尿多清长,甚至频数无度,少汗或无汗,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清心护阴。 方药:温下清上汤加减。常用药:附子下温肾阳,黄连上清心火,龙齿、磁石潜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温肾固涩,石斛、蛤粉清热护阴。肾阴阳俱亏者,用白虎加人参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中成药 (1)生脉饮口服液用于暑伤肺胃证。 (2)健儿清解液用于暑伤肺胃证热重纳差者。 (3)藿香正气液用于暑湿伤脾证。 4.针灸疗法 取足三里、中脘、大椎、风池、合谷等穴,视病情行补泻手法。如下元不足者加用肾俞,针后加艾条灸。每穴2~3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5.推拿疗法 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推脾土,清天河水,揉内庭、解溪、足三里、阴陵泉,摩气海、关元。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用于暑伤肺胃证。 6.调护 (1)采用空调、冰块等降低病室温度,室温保持在26~28℃为宜。 (2)饮食宜清淡,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少喝白开水,可用西瓜汁、金银花露等茶饮,或以蚕茧、红枣、乌梅煎汤代茶饮。 (3)高热时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常用温水沐浴,帮助发汗降温。 (4)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合并症。

病因

暑热症发病的病因,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暑气炎热。本病好发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发病与脏腑的发育、功能的健全情况及个人体质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小儿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如胎怯儿;或者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如泄泻、麻疹等致气阴两虚者,由于体质虚弱,不能耐受暑气熏蒸而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

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疾病初起,暑伤肺胃,实证为重,可见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纳食如常,舌红,脉数等症;疾病日久,肺胃及肾,真阳不足,形成上盛下虚证时以虚证为主,除暑热症的典型表现外,还可见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大便稀溏等症。 1.发热 多数患儿表现为暑季渐渐起病,随着气温上升而体温随之上升,可在38~40℃之间,并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发热期可达1~3个月,随着入秋气候转为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 2.口渴,多饮,多尿 患儿口渴逐渐明显,饮水日益增加,24h可饮水2000~3000ml,甚至更多。小便清长,次数频繁,每日可达20~30次,或随饮随尿。 3.少汗或汗闭 患儿虽有高热,但汗出不多,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甚或无汗。 4.其他症状 病初一般情况良好。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伴倦怠乏力,烦躁不安,但很少发生惊厥。 5.实验室检查 除部分患儿周围血象可呈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外,其他检查在正常范围。

预防

1.保持居室空气流动,清洁凉爽。有条件者室内安装空调或易地避暑。 2.加强锻炼,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病后要注意调理,及时恢复健康。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暑热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暑热症》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