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本穴因其位处头角上部,为人之外侧,在人体坐标系中它和头顶的百会穴一样皆处最高最外位置(本神与百会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顶)。由于胆经无循经传来的气血交于本穴,穴内气血处于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湿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纯为天部之气,且其运行为横向下传阳白穴,故名本神。

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向上0.5寸 (神庭)再向外旁开3寸处。


本神穴.jpg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穴区内有眶上神经和颞浅动脉,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眩晕,癫痫;

其它: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

祛风定惊,安神止痛。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神经衰弱、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等。

配伍

配神庭、印堂,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前额头痛;

配颅息、内关,有宽胸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配前顶、囟会、天柱,有定惊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穴义

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

名解

本,人之根本也,气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神,在天为风也,指穴内物质的运行为风气的横向运动。本神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

本穴因其位处头角上部,为人之外侧,在人体坐标系中它和头顶的百会穴一样皆处最高最外位置(本神与百会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顶)。由于胆经无循经传来的气血交于本穴,穴内气血处于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湿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纯为天部之气,且其运行为横向下传阳白穴,故名本神。

功能作用

吸湿降浊。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久留针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功效

宁神,祛风,舒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本神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本神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