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廊 (KI22)
步廊 (KI22,BuLang)
目录
主治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乳痈。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嗅觉减退;
其它:胸膜炎,鼻炎,胃炎,腹直肌痉挛。
释名
步,行走;廊,走廊。正中为“庭”,两边为“廊”,穴在中庭之旁,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穴区内有第5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分支和胸廓内动脉穿支分布。
功用
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配伍
配肺俞,有宽胸利气降逆的作用,主治咳喘,气喘。
配心俞、内关,有宁心安神,宽胸止痛的作用,主治心悸,怔忡,胸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经胸部诸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文献摘要
《甲乙经》:胸胁支满,膈逆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
《圣惠方》:鼻不通。
《循经》:伤寒过经有解,支满咳逆,喘息闭闷。
别名
步郎。
穴义
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名解
步,步行也。廊,走廊也。步廊名意指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幽门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化风而行,风气吹刮地部的脾土微粒滚动向上,如人在走廊中行走一般,故名步廊。步郎名意与步廊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
循肾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
运化脾土。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
冲脉气血与肾经并行,何以自本穴起单为肾经气血而无冲脉气血?这是因为,冲脉气血为高温高压高湿的水气,它自大赫穴起一直带动肾经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冲脉气血原有的高温高压高湿特性已无,气血物质只乘下肾经的寒湿之性,故自本穴起,气血物质单属肾经。
位置
胸部正中线(中庭)旁2寸,第五肋间隙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医学入门》:“去中庭外二寸”。
功效
宽胸、利气、降逆。
主治
古代记述:胸胁支满、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呕吐、不嗜食、喘息不得举臂,呕吐、不嗜食、膈逆不通、鼻塞。
近人报道:肋间神经痛、惊悸、怔忡。
方例
气喘:肺俞、步廊。
刺灸法
斜刺或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