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富津
段富津(1930~),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在方剂学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先生治学严谨,崇尚实践,数十年来潜心研究《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及诸家之学,对中医理法方药运用自如,见解独到,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真探求方剂学理论。先生认为整个辨证施治过程,可以概括为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方剂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君臣佐使是中医处方用药必须遵循的组织原则。对于方剂的用量,先生亦是十分重视,认为方剂中药物的用量多少,也是根据辨证需要来定的。其余方剂药物的加减与药后调护,也认为值得重视。
临证之时,先生认为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医学,辨证施治为其灵魂,而处方用药更有其独到之处,现代医学理论及其诊断检查技术与方法,可供临证参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为主,切不可轻易对号、敷衍而痛失中医之本。
在临床用药上,先生强调用药轻灵,精炼巧妙化裁。且推崇张仲景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继承并发扬了李东垣脾胃论和张景岳温补学说,临证时首重八纲辨证,探病求源而善用温补。
在治疗胸痹心痛上,先生经验尤为独到。他将胸痹心痛分为血瘀证、气滞证、痰郁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阴虚证六个证型,分别予以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益气养血法、益气温阳法、滋阴养血法、理气宽胸除痰法、活血化瘀法、理气活血法、养血理气法、益气开郁法治疗。
先生还认为治疗胸痹心痛,还认为须注意胸痹心痛不离瘀血,胸痹心痛皆缘血虚,胸痹心痛虚证均有气虚等。胸痹心痛最主要的症状是胸痛,不论实证、虚证,均与瘀血有关,无瘀不痛,痛则不通。心主血脉,循环不已,一旦血行不畅,则形成心血瘀阻而作痛。心以血为主,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血不养心,则络脉空虚而痛,尤其是各种虚证。在胸痹心痛的虚证中,均兼有气虚的见证,况补气又助于温阳,亦有助于养阴,因此,先生在各种胸痹心痛虚证的方剂中均常用人参、黄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