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地说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水地说”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土地中之精华,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还说:“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而中医学的精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及其与气、血、脏腑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医学理论。虽然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但医学对精的认识对古代哲学精概念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医学对精的认识是古代哲学精学说产生的土壤,古代哲学的精概念正是在医学的精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而产生的。 “水地说”是精学说的产生之源。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水地说”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土地中之精华,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也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还说:“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这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及人类自身反复观察、联想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认为是“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的嬗变。
中医学中有关精的认识对精学说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思考,逐渐认识了精的来源、作用,建立了中医学的精学说。
古人通过对整个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首先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则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这是古人对精的最原始最直观的认识。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天下至道谈》说:“精赢必舍。”《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随着观察的深入,认识的深化,对生殖之精的来源、生成、贮藏、施泄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精源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父母遗传的一切生命物质的统称。如《灵枢·本神》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为生命之源,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也是推动胚胎发育的本原物质。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禀受于父母的精,称为先天之精,藏于肾而不妄泻。
中医学对精的认识,在古代哲学精学说的生成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如《易传·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合而万物生成,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易传·咸》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因而天地阴阳精气这一无形之物也就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之原。人为宇宙万物之一,自然也由这一无形而运行不息之物所化生。如《管子·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古代哲学的精气说始见于《易传》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黄帝内经》、《论衡》中有所发展,并在两汉时期被元气说所同化,嬗变为“元气一元论”。因而精气说可以认为是古代哲学气学范畴中具有先秦至秦汉时代特点的一种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之物,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这都不符合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有形生于无形,无形化为有形”之原则,皆难以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之原,因而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易传》与《管子》皆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可见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如《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精即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无形无状,因而可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管子·内业》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于天地之间……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可见《管子》已将精称为“气”,精即是气。《黄帝内经》也认为精气是充塞于宇宙(太虚)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如此将精或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可见而运动不息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元气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