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棘.jpg

沙棘味淡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成熟果实。其性温,味甘、酸。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咳嗽痰多,瘀血证等病症。

药性

甘、酸、温。归脾、胃、肺、心经。

功效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

临床应用

1.脾虚食少。本品能温养脾气,开胃消食;其味甘酸,又可化阴生津。能治疗脾气虚弱或脾胃气阴两伤,食少纳差,消化不良,脘胀腹痛,体倦乏力等症。如《四部医典》以本品与芫荽子、藏木香余甘子石榴子等同用。

2.咳嗽痰多。本品入于肺经,能止咳祛痰,为藏医和蒙医治疗咳喘痰多较为常用的药物。可以单用,如《四部医典》以沙棘适量,煎煮浓缩为膏(即沙棘膏),主治咳嗽。现代临床报道,以沙棘精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明显缓解咳嗽、咯痰等症状。亦可配伍其他止咳祛痰药,如五味沙棘散(《青海省藏药标准》)本品与余甘子、白葡萄、甘草等同用。

3.瘀血证。本品具有活血祛瘀作用,可以治疗胸痹心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等多种瘀血证。因其较长于活血通脉,故以胸痹瘀滞疼痛者多用。单用有效。现代多提取沙棘总黄酮入药,如心达康胶囊。

用法用量

煎服,3~9g。

鉴别

果实类球形或扁球形,单个或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棕红色或黑褐色,皱缩,多具短小果柄;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扁卵形,长2.5-4mm,宽约2mm,表面褐色,种脐位于狭端,另一端有珠孔,两侧各有一条纵沟;种皮较硬,击破后,子叶乳白色,油性。气微,味酸、涩。以粒大、肉厚、油润者为佳。

别名

沙枣、醋柳果

来源

淡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西南、华北、西北地区。野生或栽培。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或天冷冻硬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蒸后晒干,生用。

出处

晶珠本草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沙棘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沙棘》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