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白穴,中医穴位,在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1/3交点处,其功效是散风止痛,理气散结。

定位

在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1/3交点处。

浮白穴png.png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穴区内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

五官疾病:头痛,牙痛,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其它:中风后遗症。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功用

散风止痛,理气散结。

配伍

配风池、太阳、百会,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配颊车、下关、合谷,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齿痛。

配天牖、天容、天突,有理气,软坚散结的作用,主治瘰疬。

名解

浮,飘浮也。白,肺之色也,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湿云系。浮白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化为温热之性的水湿云系。本穴物质为天冲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势弱缓行,散热吸湿后化为肺金之性的温热水气,如同云气飘浮于天部,故名浮白。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浮白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浮白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