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腋 (GB22)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渊腋 (GB22,YuanYe)

Akupixgbgb22.jpg

主治

胸满,胁痛,上肢痹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胸肌痉挛,肋间神经痛;

其它:胸膜炎,颈及腋下淋巴结炎,肩臂痛。

别名

渊液、泉腋。

释名

“渊”有深的意思,“腋”指腋部,穴处腋下深处,故名。“腋”又作“液”,或作“掖”,三字通用。《备急千金要方》因避唐高祖李渊讳,作“泉腋”。

出处

《灵枢•痈疽》。

定位

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穴区内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长神经和胸外侧动脉分布。

功用

理气宽胸,消肿止痛。

配伍

配天宗、肩髃、臂臑,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臂痛不举。

配章门,膻中,有开胸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满,胁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文献摘要

《甲乙经》:马刀肿瘘,渊腋、章门、支沟主之。

《铜人》:治胸满无力,臂不举。

《大成》:主寒热,马刀疡,胸满无力,臂不举。

别名

泉液,涧渊。

穴义

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

名解

渊液。渊,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泉液、涧渊名意与渊腋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大部分经水由胸侧上部流落胸侧下部,小部分气化之气横传辄筋穴。

功能作用

排泄水液。

治法

寒则通之导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人体何以胸侧部位肌肉组织不够丰满?其原因就在于胆经渊腋穴的下行经水及脾经大包穴的下行经水冲涮了地部的脾土物质之故。

位置

侧胸部,举臂,腋下3寸,第五肋间隙凹陷处,当腋窝中(极泉)与第十一肋端连线的上1/4折点。

《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取之。”

功效

主治

古代记述:胸满,瘰疬,胁肋肿痛,臂不得举。

近人报道:肋间神经痛,胸膜炎。

方例

马刀肿瘘:渊腋、章门、支沟。

马刀腋下者:渊腋、支沟、外关、足临泣。

胸胁痛:渊腋、阳陵泉。

刺灸法

沿肋间隙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GB22)&m=0 渊腋 (GB22)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GB22)&m=0 《渊腋 (GB22)》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