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溜 (LI7)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溜 (LI7,WenLiu) 郄穴

Akupixlili7.jpg

主治

头痛,面肿,鼻衄,咽喉肿痛,口舌肿痛,吐舌,疔疮,肠鸣腹痛,肩臂酸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舌炎,腮腺炎;

其它: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下腹壁肌肉痉挛,前臂疼痛。

本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别名

逆注、蛇头。

释名

温,指阳气;溜,通流。穴为手阳明之郄,本经脉气流注至此而深入,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当腕背横纹上5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桡侧腕短伸肌;穴区内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后侧皮神经及头静脉经过,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功用

清热理气。

配穴举例

配期门治项强伤寒 (《百症赋》);配曲池治喉痹不能言 (《针灸甲乙经》);配仆参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 (《千金要方》)。

配曲池,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配足三里、上巨虚,有调理肠腑,行气止痛作用,主治肠鸣,腹泻,腹痛。

配仆参,有豁痰宁神作用,主治癫疾。

操作

直刺0.5-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

《千金方》:肠鸣而痛,温溜主之。

《千金翼》:狂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

别名

逆注,蛇头,池头,地头,通注。

穴义

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名解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温溜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温溜。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上行。注是对有形之物的形容,其运动方向向下。逆注即是与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气态物的运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3)蛇头、池头、地头。蛇,头小身大之动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头,首也。蛇头、池头、地头皆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总量与输出量的比喻,意指输出量小也。蛇头与其身相比为小、池之头与其池相比为小、地之头与其地相比为小,故名。4)通注。通,通过、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变化,气态物同时也不断地散热缩合如细雨之降归走本经,故名通注。5)大肠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之气,其变化为不断地散失,微观下的穴位四周如有众多细小的空隙一般,故为大肠经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

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

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

有余于气则泻,不足则补,偏寒加灸。

位置

前臂背面桡侧,腕横纹上5寸处。屈肘肘,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5寸。

《针灸甲乙经》:“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功效

清邪热,理肠胃。

主治

古代记述:头痛、口齿痛、喉痹、面浮、肩背酸痛,肩不举,哕,腹鸣腹痛,疔痈,伤寒寒热,癫痫、面赤,肿,狂仆,四肢肿,吐涎,口舌痛,膈中气闭,喉痹不能言。

近人报道:口腔炎、腮腺炎,舌炎。

方例

癫疾:温溜、仆参。

牙痛:厥阳俞、温溜、内庭。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刺灸法

向桡骨背侧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其它

郄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LI7)&m=0 温溜 (LI7)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LI7)&m=0 《温溜 (LI7)》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