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症指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卷。清·周魁(字杓元,号澹然子)撰著。约成书于清嘉庆四年(1799)。卷一首论温症,以正名穷源,次论温证当明气运方隅高下人质强弱、辨温热伤寒不同不可混治、治温毒当与治痘毒同参、治温以保元为要、温病有表症无表邪、治瘟当明五兼十夹、验舌望色切脉、治温当分老幼不可弃其老为不治、治温症不急去邪胶执养阴贻误、治温误投辛温香燥而重竭真阴、温症下不厌早有首尾宜下辩,治温邪首重凉下终或温补及不宜妄下过下等。其中,提出治温当以保元为要,实属灼见。谓:“于邪盛之际而攻之,攻邪不伤元气;于邪衰之候而补之,补正无妨病邪,斯为攻补两得其宜,不犯虚虚实实之弊。”卷二论温症辨治,认为伏邪始发应该慎重对待,分析发热恶寒、不热、寒热往来似疟、头身腰膝周身骨节疼痛和头身红肿及发黄发斑疹等二十余种证候治疗,概述如何应用汗、吐、下、和、补法,并对风温、时毒、发肿、发颐、发疮、发痿、发蒸等病证治作了扼要介绍,最后还对急发证、缓发证、温邪坏证和妇人、小儿的不同温证的辨治予以阐述。卷三集诸方一百十五首,附方十八首,并在不少方后作了解释,剖析用方之意,探究用药之理。如在神解散后指出:“此方之妙不可殚述,温病初觉,但服此药,俱有奇验,外无表药而汗液流通,里无攻药,而热毒自解,有斑疹者即现,而内邪悉除,此其所以为神解也。”又如在清化汤后指出:“其方名清化者,以清邪中于上焦而能化之,以散其毒也。黄芩、黄连、山栀、连翘清心肺之火;元参、橘皮、甘草清气分之火;胆草清肝胆之火,而且沉阴下行,以泻下焦之湿热;僵蚕蝉蜕散肿消毒,定喘出音,能使清阳上升;银花清热解毒;泽兰行气消毒;白附子散头面风毒;桔梗清咽利膈,为药之舟楫;蜜润藏府,酒性大热而散,能行诸凉药至热处,以行内外上下,亦火就燥之意也。”卷四为温症治验医案十六则,或证情险恶而危在旦夕,或误诊误治而毙,用药则多能出奇制胜,反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书中论理清楚,辨析甚精,方药应用贴切,于后学多有启迪。现存清嘉庆抄本及《三三医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温症指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温症指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