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谷 (SP7)
漏谷 (SP7,LouGu)
目录
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腿膝厥冷,足踝肿痛。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
其它:尿路感染,精神病。
别名
太阴络。
释名
漏,泄漏;谷,山谷,指穴位。本穴《针灸甲乙经》作“足太阴络”,程扶生《医经理解》:“谓有漏而别走者也,”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缘后方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穴区内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布。
功用
健脾和胃,利尿除湿。
配穴举例
配曲泉治血瘕 (《针灸资生经》);配阴陵泉、三阴交治下肢重痛 (《腧穴学》)。
配曲泉,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血瘕。
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温经通络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重痛。
操作
直刺1.0—1.5寸;可灸。
文献摘要
《千金方》:久湿痹不行;肠鸣而痛;失精。
《铜人》:痃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
别名
太阴络。
穴义
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名解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漏谷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漏谷。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
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
沉降脾经阴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位置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三阴交上3寸。
《针灸甲乙经》:“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
功效
健脾,化湿,利气。
主治
古代记述:腹中热若寒,腹胀善鸣,强欠,膝内痛,心悲气逆,少腹胀急,血瘕,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巅,痃癖,偏坠,湿痹,腿膝冷,麻痹不仁,足踝肿痛。
方例
血瘕:漏谷、曲泉。
刺灸法
直刺0.5~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