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气总论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卷。清·陈葆善(字栗庵)撰,陈绳夫校订。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陈氏据喻嘉言“秋伤于燥”加以阐发,撰就是编。书首载总论以明本义,次述病理,再详脉候,后出治法,并本其心得以治病,录燥气验案二十二则。诸案先议病,次用药,再为治验,反复辨难,与总论互相印证。陈氏认为燥气秋气也,兼火、湿、寒之气,初秋多火,中秋多湿,三秋多寒;提出燥气与六淫之正火、正湿、正寒的鉴别要点。燥气为六淫之一,有感而即发、伏而后发之异,外感有伤气、伤血之分,伏气有专气、兼气之别。强调燥之初伤,以濡润为务;燥气久羁,在上焦气分,须辛寒温三法俱备;三焦弥漫,宜辛凉苦温合法,表里分解之;气血络俱受,行气不可过于辛烈,通络不可近于凝滞,活血不可滋腻;燥气兼火湿寒者,惟忌苦味。验案议病,皆据《内经》,用药则本仲景方损益,随时应变。秦伯未评价称:陈氏探《内经》之秘,畅嘉言之旨,使历来湮晦否塞者,得以重放光芒,其功诚不可没。现有1930年、1936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燥气总论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燥气总论》经典原文。